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快口直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我,但我一點都不怕,殺了我反是成全我當大宋忠臣!」一旁的人見他在這樣的局勢下居然還能正氣凜然、無所畏懼地說出這番話,都不禁動容,還有人轉述給伯顏聽,伯顏於是稱讚說:「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心。」「心直口快」是直接摘於典源的成語,用來形容個性直爽,說話不隱諱。
託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生病而推辭。《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心懷畏懼,託病不朝,太后使內人問之。」
不敢出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敢發出聲音或多說一句話。形容極度謹慎、拘束或畏懼。《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兒在屋裡,只裝不敢出聲兒,氣的尤二聲姐在房裡哭泣,飯也不吃,又不敢告訴賈璉。」也作「不敢則聲」。
聲淚俱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想把王彬殺了。當時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導也在場,一直試圖從中調解,以平息雙方的怒氣,但王彬仍然無所畏懼,神色自若,最後王敦因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還是放過了王彬。「聲淚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極度悲慟、激動。
心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畏懼害怕。唐.王維〈秋夜曲〉:「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貪而無謀,今兵散心怯,可以重爵餌之。」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燎如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果你們能去除私心,把恩澤施於人民,這樣才能大聲的說你們是積德行善的人啊!」盤庚遷殷之後,消弭了王室內部的紛爭,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後來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礎。後來「洞若觀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予若觀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觀察事物非常透澈。
防微慮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丁鴻〈日食上封事〉(據《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閒者月滿先節,過望不虧,此臣驕溢背君,專功獨行也。陛下1>未深覺悟,故天重見戒,誠宜畏懼,以防其禍。《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2>。」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3>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
董狐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國的史官董狐,不畏強權,直筆記載史事,孔子譽為「古之良史」。見《左傳.宣公二年》。後世因稱直筆記事,無所畏懼為「董狐筆」。宋.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