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棉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棉紗紡成的線。[例]童軍繩是用棉線成,韌性很強,善加利用可以成為生活的好幫手。
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紗羅或貂鼠毛皮製成長條形的幅巾,繫在額前,作為禦寒或裝飾之用。《紅樓夢》第六回:「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紫貂君套,圍著攢珠勒子。」
牙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行軍營,立牙旗以為軍門,稱為「牙門」。《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麴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
百挫不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眾、聰明特異。嶷,音ㄋ|ˋ。 (3) 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4) 初紳:剛任官職。紳,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 (5) 疾:厭惡。 (6) 百折不撓:《藝文類聚》引作「有折而不撓」。 (7) 重器:國家的寶器。在此借指可貴的人才。
軍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所需的物資、軍械等。[例]駐邊境的士兵不因軍需匱乏、環境惡劣而動搖保衛家國的意志。
布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布製成的袋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只見壁上掛著一個包裹,他提下來一看,乃是布袋密,且又沉重。」
解紛排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難解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有一次秦國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王雖然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但是終究害怕秦國的勢力,不敢正面交戰,所以就把軍隊駐在邊境上,按兵不動。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前去邯鄲勸說趙王擁戴秦王為皇帝,這樣秦王就會退兵。當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聽說了這件事,於是請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魯仲連見了辛垣衍,向他解說當時的局勢以及秦國的計謀,曉以大義。辛垣衍聽了之後如夢初醒,除感佩魯仲連的高見之外,並打消了勸說趙國的念頭,而返回魏國。不久,魏國的公子無忌(信陵君)以計奪取晉鄙軍隊前...
加體黃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意思,典故出自《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五代時,趙匡胤為後周太尉,奉命帶兵抵抗外族的入侵。當軍隊駐在陳橋鎮時,部下們拿出一件黃袍,為趙匡胤穿上,並且擁戴他為帝王,成為宋代皇帝,開始了宋朝的歷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袍加身」,用來指被擁戴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鎮王竑》中,鎮王竑也同樣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的意思。《水滸後傳》第一回:「黃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紛爭從此止。」則是說明了自從趙匡胤被擁立為皇帝後,一直紛紛擾擾的五代就從此結束了,終止了一段長期分崩離析的時代。
疾病預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偶的任一方有染色體異常,高齡產婦或孕婦在懷孕時罹患傳染性疾病如梅毒等,經診斷發現後,應採取避孕、結等,以免生出先天缺陷兒。 一般診斷1. 在懷孕第8~11週時,用注射吸管吸取絨毛膜的細胞,做染色體及酵素的檢查,稱滋胚層毛膜取樣法。2. 在懷孕第16~20週時,用注射針頭抽取孕婦子宮內的羊水,漿脫落在羊水內的胎兒細胞加以培養,然後做染色體及酵素檢查,此法稱羊膜穿刺。3. 超音波檢查,其用途是在了解胎盤及胎兒的內外構造,可迅速判斷胎兒的生存性及是否畸形,如小腦症等。 健康檢查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年應檢查一次;還在學的學生...
營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駐或露營時營的地區。如:「營區號角突響,全體官兵迅速集合待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