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96 ms
共 5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從事人為干預,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
大辯若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口才、善於辯論的人,表面看來好像不善言辭的樣子。《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唐.楊烱〈梓州官僚贊.司令參軍事高平獨孤文字大辯贊〉:「大辯若訥,歷官有聲。」
|
樂極則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
(2)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
|
師心自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師心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周是戰國時候的思想家之一,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而政治觀則主張無為而治,與老子同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一書。這篇〈齊物論〉主要在表達莊子的宇宙觀及其對人、事、物的認知。莊子認為不論萬物外在的環境和形式如何變化,都有一個真實的力量在主宰著萬物,不會隨著外在的變遷而增減。人一出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
|
高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下。《老子》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
|
勢極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
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德。《老子》第一八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
芸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的樣子。《老子》第一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抱朴子.外篇.逸民》:「萬物芸芸,化為埃塵矣。」也作「云云」。
|
不相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間互不交往。《老子》第八○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也作「不相來往」。
|
牛不喝水強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強迫他人做不願做的事。《紅樓夢》第四六回:「家生女兒怎麼樣?『牛不喝水強按頭』?我不願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