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鄧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室之美者,非堯舜也,秦也。為分而嚴,為位而尊者,非堯舜也,亦秦也。……今奪人之所好,聚人之所爭,慢藏盜,冶容淫,欲長治久安,得乎?……欲為堯舜,莫若使天下無樂乎為君;欲為秦,莫若無怪乎盜賊之爭天下。」(《伯牙琴•君道》)鄧牧對於君主專制下吏治的腐敗也進行了抨擊,他說:「後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懼其亂,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詳,然後小大之吏佈於天下,取民愈廣,害民愈深,才且賢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奉令承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從命令,承受教。《戰國策.燕策二》:「臣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沽名釣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
暗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下猜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舉子見他語言爽快,禮度周全,暗想也不是不可化的。」《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心裡暗想:怪不得他要收千把塊錢的水腳,原來這樣講究。」
山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民間。相對於朝廷而言。《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杜微》:「怪君未有相,便欲求還於山野。」
杜漸除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古代臣民對天子的尊稱。 (2) 戲豫:遊戲豫樂。豫,樂。 (3) 湊:聚攏、聚合。
垂首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謝,燒車與船,延3>之上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列傳下.韓全》。 (2) 上手:舉手。 (3) 延:邀請。〔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列傳下.韓全》三年正月,茂貞請遣使諭全忠軍,詔崔構挾中人郭遵往,既行,又命宮人寵顏馳見全忠,諭密旨,乃以蔣玄暉入衛。二日,茂貞獨見,至日旰,全、彥弘恨甚,逮食,不能捉匕,自見勢去,計無所用,垂頭喪氣。帝召韓偓見東橫門,執手涕泗,帝曰:「今先去四大惡,餘以次誅矣。」於是內養八輩候廷中授命,每二輩以衛士十人取一首,俄而全、彥弘、易簡、敬容皆死。
懇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真摯。如:「畢業典禮前夕,老師對我們耳提面命,諄諄勉,情意懇摯,令人感動。」
金玉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珍貴的勸告或教。《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房德謝道:『恩相金玉之言,某當終身佩銘。』」也作「金玉良言」。
鄙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稱自己的意見。宋.朱熹〈答程可久〉:「乾坤六爻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當初創造時,實費了一千二三百金之數,今也論不得了。再煩列位去通小生的鄙意則個。」也稱為「鄙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