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燈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僧道原著,三十卷。記釋以來諸祖相傳的脈絡,並錄其法語,因其成書於宋真宗景德元年,故又名《景德傳燈錄》。為襌宗史的著作。
提婆達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Devadatta的音譯。意譯天授或天與。釋牟尼佛的堂弟。據說他在佛陀說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團,其後想謀得僧團的領導地位,遭到否決,乃自立門戶。在佛傳中,提婆達多扮演著反對釋尊的角色。也譯作「地婆達多」、「禘婆達多」、「調達」、「提婆達多」等。
佛誕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念釋牟尼佛誕生的節日。一般為農曆四月八日,也有訂為國曆四月十五日者。是日寺院除舉行誦經法會外,並用各種香料煮成香湯灌洗佛像。也稱為「佛誕日」、「浴佛節」。
安樂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所敘的西方極樂世界。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九:「如是娑婆世界釋牟尼佛剎一劫,於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
阿難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63)為梵語Ananda的音譯。原是釋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當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優婆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梵語upāli的音譯。原為一名理髮師,後和薩的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因持律精嚴,被稱為「持律第一」。佛滅後第一結集由優婆離誦出律藏。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也稱為「優波離」。
傳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教授佛法。《五燈會元.卷一.六祖彌遮尊者》:「六祖彌遮尊者,中印度人也。既傳法已,遊化至北天竺國,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
布匿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羅馬與太基(Carthage)之戰,凡三次而終滅太基。
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古近東民族所崇奉的神。根據南族神話,巴力為職司萬物化育的神,與職司死亡、不育的神莫特為死敵。二神相抗時,若巴力勝則連續七年豐收,莫特勝則連續七年乾旱飢饉。巴力是眾神之王,同時也是許多地方的地方神,類似我國的土地公。
道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因釋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道,故佛家稱菩提樹為「道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