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袍」是指黃色的袍子,古時官員與人民都可以穿著。隋代以後,皇帝經常穿著黃袍。唐高祖時,明令禁止士人庶民穿著,黃袍就成了皇帝的專用服裝。「黃袍加身」就是身上穿了黃袍,也就是被擁立為皇帝的意思,典故出自《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五代時,趙匡胤為後周太尉,奉命帶兵抵抗外族的入侵。當軍隊駐紮在陳橋鎮時,部下們拿出一件黃袍,為趙匡胤穿上,並且擁戴他為帝王,成為宋代皇帝,開始了宋朝的歷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袍加身」,用來指被擁戴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鎮王竑》中,鎮王竑也同樣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的意思。《水滸後傳》第一回:「黃袍加身御海宇...
|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咸豐六年至十年(西元1856~1860),英法聯軍進侵廣州,虜總督葉名琛,復入天津,犯北京,焚圓明園,清帝避於熱河,由俄使調停,訂北京條約,闢商埠,割九龍南端與英,並償英法軍費,聯軍始退。
|
屏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屏風一樣有遮蔽保衛作用的東西,通常指山嶺、島嶼、江河或大型物體等。[例]萬里長城橫亙在中國北方,曾經是抵禦外族入侵的重要屏障。
|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偃武修文」條。
01.《隋書.卷四八.楊素列傳》:「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雖復外夷侵叛,而內難不作,修文偃武,四海晏然。」
02.《三國演義.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寶位,未可動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設學校,以安民心。」 參考詞語︰文修武偃注音︰ㄨㄣˊ ㄒ|ㄡ ㄨˇ |ㄢˇ漢語拼音︰wén xiū wǔ yǎn釋義︰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唐.王啟〈武關賦〉:「蓋以文修武偃,國泰時雍,濬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
02.《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
|
冰消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ㄆ|ˋ。
(2) 驕恣屈強:傲慢任性,脾氣強硬。
(3) 猖猾:狂妄奸巧。
(4) 陵:欺侮、侵犯。通「凌」。
(5) 太尉:掌管軍事之官,此指周亞夫(西元前?∼前143),西漢沛縣人。武侯周勃之子,封條侯。文帝時為將軍,治軍有名。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官拜丞相,後坐事入廷尉,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6) 七國:漢景帝時叛亂的七個諸侯國,有吳王濞、楚王戊、膠西王卬、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
(7) 泮:冰解凍。泮,音ㄆㄢˋ。
|
言聽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1>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
|
大義凜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為了公理正義,堅強不屈,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一:「至於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繫中宗,大義凜然。」
|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直口快 」之「直」是「直率」,整個詞語即指性情直率,所以說起話來無所隱暪,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見於文天祥〈紀事詩序〉中,為蒙古大將伯顏對文天祥的讚美。文天祥為南宋人。恭帝德祐年間,蒙古大軍來侵,兵臨城下,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恢復,但兵敗被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亂賊」,並斥責道:「在彈盡援絕時,理應以死報...
|
落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寂寞、冷落。宋.謝逸〈西江月.落寞寒香滿院〉詞:「落寞寒香滿院,扶疏清影侵門。」《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學浮蕩耶?」也作「落莫」。
|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入關中,對此王莽下詔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因為遭到厄運,連帶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災,以致連年災荒,又有外族侵犯,盜賊群起,結果造成百姓流亡離散。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