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7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次大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積比洲小,在地理或政治上又自成格局的陸地。如印度半島常被稱為「印度次大陸」。
|
江蘇省蘇州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州中學校址在江蘇省蘇州市三元坊,為大陸地區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中學之一。
蘇州中學歷經變遷。現三元坊原為北宋散文大家范仲淹於景佑二年(1035)所建府學舊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增設紫陽書院。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江蘇師範學堂,文字學家羅振玉任校長,聘日本文學博士藤田豐八為總教習,教習中有著名學者王國維等,先後任教該校之日本學者約二十餘人,師資整齊雄厚。這一時期該校學生畢業後大多赴日留學,多數參加孫中山組織之同盟會。民國元年(1912),改名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著名學者楊保恆任校長。楊校長創導「注全力於德智體三育之發達」,並首創小學單級教學法。十六年(1927),學... |
基礎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礎課是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課程類別之一。對基礎課概念的內涵有不同理解,一般認為基礎課包括二小類課程:一類是全國統一的,所有專業學生都要修習的基礎課,通常稱公共課;一類是一個或幾個科系學生共同修習的基礎課,如為理、工等科學生開設的大學語文、計算機應用、自然辯證法等,為師範類專業學生開設的教育學、心理學、分科教學法、普通話語音等,為工科學生開設的高等數學、工程數學、普通物理、力學、製圖學等。這類課也稱公共基礎課。此外,還有只在某一個專業內開設的基礎課,如綜合大學物理專業學生必修的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等。這些基礎課開設的範圍有大有小,與專業課的關係有遠有近,但其共同點...
|
〔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南〕(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南〕是大陸地區有關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分非正式指導性文件。文件於一九五四年由中央教育部委託北京師範大學編寫,並以初稿形式發給各地使用並徵求意見。文件初稿未正式發表。它是根據一九五二年中央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的精神並在參照蘇聯〔幼兒園教養員工作指南〕的基礎上編寫的。文件對〔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的規定和要求作了進一步的具體說明,對當時幼兒園教育和教學工作發生積極的指導作用,實際上成為當時中國幼兒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一九五八年受政治性學術批判被否定。
|
上海育才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才中學校址在上海市靜安區山海關路,前身為育才書社。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由英國人嘉道萊(Eieeokadoorie)創辦。初期專攻中、英文,旨在培養翻譯人才。民國元年(1912)改為工部局立育才公學,英國人大衛(R.G. Doorie)任校長,學校只招男生。十八年至三十年間,霍倫繼任校長襲英國學制,分小學和中學兩部。二十四年起停招小學生。二十八年起又改為六年制完全中學。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收歸市立,改名育才中學。一九五○年起段力佩任校長,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學校占地十點八畝,建築面積七千三百五十六平方公尺。有班級二十四班,學生千餘人。教職員工一百四十一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四十餘人。
|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址在南京市察哈爾路。前身身為三江師範附屬學校。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張之洞創設。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數度易名。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三江師範附屬學校改為兩江師範附屬學校。民國六年(1917)改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於八年(1919)同時隸屬於東南大學,至十二年改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學。十七年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當時校址均設在四牌樓大學部內。抗日戰爭爆發,校址遷貴陽馬鞍山,改為國立第十四中學,並在重慶和沙坪壩設有附中和分校。三十五年(1946)三校合併遷回南京現址,改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一九四九年改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一九五二年改為... |
民族普通中等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普通中等教育是指大陸地區對少數民族實施的普通中等教育。實施機構為普通中學、民族中學以及設在城鎮重點中學的民族班。學制分三年制、六年制不等。除按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畫進行教學外,並採用符合當地民族和地區特點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民族聚居區的普通中等學校中,有語言和文字的民族,一般使用雙語、雙文教學。在西藏、新疆、內蒙等地的中等學校中,初中階段以使用本民族語文為主進行教學,高中階段以使用漢語文為主進行教學。一九九三年,全大陸地區接受普通中等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有三百一十三萬七千人。
|
中國政法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專業為主的高等學校;隸屬司法部。校址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四十一號,占地六百八十餘畝,校舍建築面積近十五萬平方公尺。
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學院,於一九五二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期間,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法律、政治及社會學等系合併組建;一九六○年曾被列為教育部直屬重點院校;一九七○年十一月,學校被撤銷;一九七八年八月復校;一九八三年五月,學校擴建後改現名。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設法律、經濟法、國際經濟法、政治與行政管理學、外語等五個系;另設有三個教學部。該校訴訟法、民法、國際法、經濟法、法制史等五... |
課程表(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表亦稱「課程標準表」、「教學計畫表」、「各年級教學科目及教學時數表」等,是用以規定各級各類學校課程設置的文件,一般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學校設置的教學科目、各科教學的起止學年或學期、各科每週教學時數等,有的課程表還列出各科教學內容要旨。
清朝末年興辦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級學堂章程中有「功課教法」章,該章中列有課程門目表和課程分年表,此乃中國近代課程標準及課程表的雛形。民國元年(1912)一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同年十一月,教育部又據此制定〔小學校教則及課程表〕。民國三○年代末葉前,中小學課程標準及課程標準表多次修改、變動。 一九四九年後,大陸地區... |
[人民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教育]是大陸地區每月定期刊出的教育類雜誌,創刊於一九五○年五月一日。其宗旨是:提高教育幹部的政策與業務水準,加強對教育實施工作的指導。一九五一年七月,教育部、出版總署在聯合發出的[關係調整全國教育定期刊物的決定]中,將[人民教育]確定為教育部的機關刊物,並確定其任務為:(1)闡明和解釋並指導全國各級教育機關正確地執行政策;(2)總結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經驗;(3)進行教育理論研究以及研究有關教育工作的學術問題;(4)介紹外國教育工作的經驗;(5)介紹和評論全國教育期刊的論著。一九五七年和一九五八年,[人民教育]曾因整風兩度休刊。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復刊後,又因文化大革命運動於一九六六年七月停...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