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948.9546 ms
共 10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名流傳後世而不朽。[例]孔子開創儒學,提倡平民教育,被尊為至聖先師而流芳百世。
|
象牙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十九世紀法國文藝批評家聖博甫(Saint-Beuve,1804∼1869)對同時代詩人威尼(Vigny)的評語。指為藝術而藝術的文藝創作者,超脫現實人生,表現個人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因為有限制心靈活動發展的暗示意義,所以此語含有貶義。今多用來泛指一種脫離現實、自我封閉的環境。§英ivory tower [例]偉大的文學家應走入群眾,關懷世情,不應只躲在象牙塔裡。 △象牙之塔
|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爆層。藉由內爆的接觸,揭開自我防衛,接觸真實自我。外爆(the explosive):剝開內爆後,會創造外爆的狀態,脫去虛假角色和藉口,並釋放原先未了非真實的我所佔據的大量能量。接觸與抗拒接觸:接觸(contact)是改變與成長的必要條件,有效的接觸是指與自然及他人產生互動時,不會因而失去自體感。抗拒接觸是種避免完全且真實的經驗此刻的防衛方式。在完形治療中,會面臨的五種主要抗拒接觸的方式為:內攝(introjection):不加思索,且未加消化使之適合自己,就接受他人的信念及標準,使人的精力都花在吞入所遇到的東西。投射(...
|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汪琬〈前明吏部驗封司郎中曹公墓誌銘〉:「公為諸生蒲伏數千里,入視醫藥於獄中,為摩創吮血,日夜目不交睫。」
|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隱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的這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逝後,其生前好友顏延年為其作誄文《陶徵士誄》。陶淵明有五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餘首,另有文、賦等十餘篇。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他最著名的作品為《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會,和諧美好,沒有戰亂,自食其力的社會。使得桃花源與烏托邦齊名,都代表了一個美好的幻想。在今江西省九江縣馬回嶺鎮存有清代重建的陶淵明墓。...
|
比翼雙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翼,指傳說中的比翼鳥,雌雄並飛。比翼雙飛比喻男女感情融洽恩愛,攜手共創前程。[例]他們倆恩愛逾恆,比翼雙飛,真讓人羨慕。
|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史.卷三五九.李綱列傳下》:「然敵兵雖退,未大懲創,安知其秋高馬肥,不再來擾我疆埸,使疲於奔命哉?」
|
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最先的。如:「首創先例」、「首當其衝」。
|
莊敬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君子莊嚴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漸篤實堅強。語本《禮記.表記》:「君子莊敬日強。」後指以莊敬的態度謀求自立自強。如:「先總統蔣公曾勉勵國人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
|
放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史記.卷二四.樂書》:「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文明小史》第四○回:「生在地球上就該創立事業,不好放棄義務,總要想法子生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