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1 ms
共 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取不應得的財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天子與群臣議處,若是裴安卿是個貪贓刻剝,阿諛諂佞的,朝中也還有人喜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荀大人因貪贓拿問了,就是這三四日的事。」
|
長驅直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長驅直入」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匈奴來請和親,上下其議。……恢曰:「不然。臣聞鳳鳥乘於風,聖人因於時。昔秦繆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時宜之變,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國十四,隴西、北地是也。及後蒙恬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烽燧,然後敢牧馬。夫匈奴獨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國之盛,萬倍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彊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且...
|
槁木寒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
|
切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
隔靴之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隔靴搔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隔靴搔癢」指隔著靴子抓癢,這種做法總是難以搔到癢處,所以這句成語可以用來比喻不切實際,未能掌握要點。這應是從生活體驗衍生的成語。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問:『圓明湛寂非師旨,學人因底卻勿明。』師曰:『辨得未?』僧曰:『恁麼即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有位僧人向法寶大師請示問題,在問答終了時,大師便問僧人都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並未洞澈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
|
商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人因遠行經商所結合的團體。
|
公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辦公事而外出。《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到了安慶,不想李大人因事公出,過了幾天纔回來。」
|
白飯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為古代雲南白子國的祖先。是阿育國王的第二子,因敬奉佛教,不吃葷,只吃白飯,故人稱為「白飯王」。明.楊慎《南詔野史.卷上.白子國》:「白子國之先,有阿育國王,能乘雲上天。娶天女,生三子,長季二子,封於金馬、碧雞,獨封仲子於蒼洱之間。崇奉佛教,不茹葷,日食白飯,人因稱為『白飯王』。」
|
呼三喝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划拳時的喧鬧聲。泛指高聲喧譁。《紅樓夢》第六二回:「這些人因賈母王夫人不在家,沒了管束,便任意取樂,呼三喝四,喊七叫八。」
|
賊人膽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壞事的人因怕被察覺而心虛、不踏實。《紅樓夢》第七一回:「這本是鴛鴦戲語,叫他出來。誰知他賊人膽虛,只當鴛鴦已看見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來。」《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王小五子見余藎臣生了疑心,畢竟他自己賊人膽虛,亦不敢撒嬌撒痴。」也作「賊人心虛」。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