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馳電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
柏舟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的父母逼共改嫁,共作〈柏舟〉詩自誓。見《詩經.鄘風.柏舟》。後以柏舟之節比喻夫死守節。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也作「柏舟之誓」。
擢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攜、提拔。《舊唐書.卷一三八.公輔傳》:「朕比擢拔為腹心,乃負朕如此!」
矍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疾走的樣子。唐.柳宗元〈故祕書郎君墓誌〉:「不矍矍於進取,不施施於驕伉。」
柏舟完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趾昂氣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南部等地,後為秦所滅。 (4) 公孫戍:生卒年不詳。孟嘗君門人。 (5) 齊:古國名。周武王封太公於齊,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山東省一帶地方,後為秦國所滅。 (6) 存亡繼絕:使瀕臨滅亡者,繼續存在。見「存亡繼絕」。 (7) 英桀:才智優異出眾。桀,通「傑」。 (8) 累:囑託。 (9) 說:通「悅」,音ㄩㄝˋ。喜愛。 (10) 中閨:宮中小門。閨,上圓下方的小門。 (11) 重:音ㄔㄨㄥˊ,外加。 (12) 門下:門下食客。上文所云「門人」亦同此。 (13) 郢:春秋時楚國的都城,位於今湖北省江陵縣。 (14) 登徒:複姓。 (15...
蕉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枯槁瘦病的樣子。《左傳.成公九年》:「雖有姬,無棄蕉萃。」清.嚴元照〈念奴嬌.紅樓珠箔〉詞:「獸鑪香冷,蕉萃無人管。」也作「憔悴」。
九烈三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三,形容極多。九烈三貞乃舊時用來盛讚女子不再改嫁,或寧願殉節而亡的堅貞節操。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說甚麼九烈三貞孟女,他可也不比其餘。」《孤本元明雜劇.女姑姑.第二折》:「這妮子好大膽也,全不學九烈三貞、三從四德。」也作「三貞九烈」。
道合志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3) 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太公」。亦稱為「呂望」、「尚」。 (4) 行耦:作為相同。耦,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
奮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耀武揚威」。見「耀武揚威」條。01.《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衝右突。魏軍大亂,自相踐踏,死者大半。」02.明.姚茂良《精忠記》第八齣:「身為上將,統領大軍,奮武揚威,誅凶討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