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8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髮引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鈞一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
稷下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在稷下(今山東省臨淄縣北)學宮游學立說的學術團體。是囊括多種學說的團體,著名的人物有宋鈃、尹文、彭蒙、慎到、田駢、環淵、鄒衍、魯仲連等,孟軻、荀況及其弟子亦曾遊學於此。此學術團體除影響其後的莊周、惠施、公孫龍、韓非等外,漢初黃老之學和它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罪不容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罪不容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學說,重仁義、輕功利,所以曾說:「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沒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幫著他加重人民的賦稅,氣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鼓宣佈他的罪狀,對他加以指責。』由此看來,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屬還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恥的。更何況是替他打仗,為爭奪土地、城池,到處殺人,這樣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過。」後來「罪不容誅」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罪大惡極。
秫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孌童。明.徐渭《雌木蘭》第一齣:「這花弧倒生得好個模樣兒。倒不像個長官,倒是個秫秫,明日倒好拏來應應急。」《金瓶梅》第三五回:「學說蠻秫秫小廝,攬了人家說事幾兩銀子,買嗄飯在前邊治了兩方盒,又是一罈金華酒。」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砌在灶上的煙囪。 (4)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現存有《墨子》一書,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 無煖席:沒有因久坐而溫暖的席子。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煖,通「暖」。 (6) 聖人:指上文伊尹、呂望、百里奚、管仲、孔子、墨子。 (7) 不高山,不廣河:不以山為高,不以河為廣。表示不會因山高河廣而絕行道之念。 (8) 干:營求、求取。〔參考資料〕 漢.班固〈答賓戲〉(據《文選.卷四五.設論》引)蓋聞聖人有一定之論,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後身而特盛,...
聽天任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聽天由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聽天由命」原作「聽天任命」。孔臧是西漢魯人,孔子十一代孫。西漢文帝時,孔臧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西漢初年,各家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解釋不同。孔臧對此極為不滿,因此上書皇帝,乞為太常博士,以為紀綱古訓,使後人治學時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藉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
學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敘述學派源流及其學說並略加論斷的書籍。如明黃宗羲的《宋元學案》、《明儒學案》。
耶律楚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其母楊氏扶養,教育成人。精通漢族文字,因能博覽群書,能詩善文,天文、地理、律歷、術數、醫卜及釋道等學說無一不精。=著作=著有《湛然居士集》、《西遊錄》。=思想觀點=耶律楚材雖為契丹後裔,但是蒙古的大思想家,儒學的大同思想家,佛學的理想主義者。=評價=政治上,勸阻蒙古軍人,不要有武力至上的屠殺觀念,泯除蒙古、色目人唯我獨尊的心理,重視漢人的貢獻,掃除以親王貴族為後盾的惡勢力,以及使民政和軍政分而治理。在經濟上,則主張漢地從事農耕,制定稅制等,對於元朝的政治、經濟有許多貢獻。=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十二》台灣商務印書...
摩頂至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嗣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繼往開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周敦頤,號濂溪。精於《易》學,喜歡談論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理論,以及立誠、主靜學說,為道學的創始人。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則是理學的奠基人。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並且寫信告訴朱熹,希望朱熹寫一篇文章記下這件事。於是朱熹就寫下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內容有一段寫道:「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