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庸的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庸的道德哲學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勿走極端這個中庸金律,是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說的中心思想,也是注重過程論的必然結果,那就是說,良好的品德,不是停留在兩個極點上,而是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恰到好處。介於過與不及之間的中庸,絕非數量上得中,若過是起點,不及是終點,而行為猶如從起點到終點的拋物線,最高點代表善,則中庸就有如下圖所顯示的狀況,處於過與不及兩極連續性的中,位置如何,雖難用算術方式加以測量,個別差異應列入考慮,比如說,一般人吃十磅食物太多,兩磅太少,二者皆不當,正確的分配是六磅,但是對體育競...
軍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不血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況(西元前313∼前238)戰國時趙人,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學說本於孔子,著書數萬言,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韓非、李斯均為其學生。後世尊稱為「荀卿」、「荀子」。有一天,荀子的弟子陳囂問荀子說:「先生論兵,常以仁義為本。具有仁心的人是愛人的,行義的人是遵循道理的,那還用兵幹甚麼呢?世界上所以有戰爭的原因,就是為了爭奪啊!」荀子回答說:「具有仁心的人自必愛人,因為他愛人,所以厭恨所愛的人被別人傷害。行義的人,自必遵循正道行事,因為他遵循正道,所以厭恨別人把正道攪亂。戰爭,是用來禁暴除害的,不是用來爭奪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處,就有如時雨下降,...
寶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能解人迷惑的思想、學說或工具。如:「昇平寶筏」。
懷疑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知識論上的學說。與獨斷論相對,否認知識的可能。近代哲學家持此種理論者,以休謨為最著。
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諸子中的一個學術思想派別。為九流之一,其學說雜彙各家。《漢書.卷三○.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
大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大體的界限。民國.章炳麟《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以文辭學說為分者,得其大齊,審察之則不當。」
班級環境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學校行政。2002年八版。頁117-118。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註2 張民杰/著。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2011年三版。頁42-65。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六相圓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是整體,別相是部分;同相是一般,異相是個別;成相是成品,壞相是原料。六相圓融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教義之一。指整體是由部分組成,部分的功能是透過整體來決定;一般是通過個別才得以表現,而個別的本質是由一般來呈顯;成品由原料構成,原料則相對於成品而存在。其學說用以說明一切現象的關係都是相融無礙的道理。
從心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組織成員能夠滿足個人需求以及有效達成組織的目標。由於組織成員特性以及組織目標具有變動性,因此領導學說也經常與時俱進,以符合組織發展的需求。 起源從新領導的概念源自於梅堯(G. E. Mayo)等人在1930年代所倡導的人群關係(human relation)學說,該學說強調工作士氣的重要性,之後的激勵說以及新領導概念,由於每一組織均相當重視成員的專業能力及專業發展,專業能...
為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個人主義學說,戰國楊朱主此。《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