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
足履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腳踏實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學家。宋英宗時,他與范祖禹、劉攽、劉恕等人奉命編撰《資治通鑑》,由他主編。編寫這部史書時,司馬光每天凌晨就開始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絲毫不敢怠。為了怕睡得太久,耽誤了工作,還特地製作了一個「警枕」,好讓自己睡得不安穩而警醒。而司馬光對於書稿的要求更是嚴格,他先廣泛的收集資料,然後串連、剪裁,加以潤色,反覆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原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
充飢畫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畫餅充飢」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二二.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盧毓》盧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在職三年,多所駁爭。詔曰:「官人秩才,聖帝所難,必須良佐,進可替否。侍中毓稟性貞固,心平體正,可謂明試有功,不于位者也。其以毓為吏部尚書。」使毓自選代,曰:「得如卿者乃可。」毓舉常侍鄭沖,帝曰:「文和,吾自知之,更舉吾所未聞者。」乃舉阮武、孫邕,帝於是用邕。前此諸葛誕、鄧颺等馳名譽,有四(窗)〔聰〕八達之誚,帝疾之。時舉中書郎,詔曰:「得其人與否,在盧生1>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2>也。」毓對曰:「名不足以致異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後有名,非所當疾也...
過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妄自菲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據《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引)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德)〔聽〕,以光先帝1>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2>,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注解〕 (1) 先帝: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
無瑕可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如:「這次行動計劃得十分周延,勢必讓對手無瑕可擊。」也作「無可擊」。
翼翼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小心翼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怠疏忽。
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希望、指望。《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況且身邊無物,沒甚麼想頭了。就是至親如女兒,心裡較前也了好些。」《程乙本紅樓夢》第七回:「那劉老老先聽見告艱苦,只當是沒想頭了,又聽見給他二十兩銀子,喜得眉開眼笑。」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疾苦,開廣言路,收拔淹滯。每一令之出,內外無不驩呼相慶,以至。未明求衣,辨色臨朝,躬親聽斷,夙夜不。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巳,太平之功,指日可待。
明哲防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哲保身」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大雅.烝民》 肅肅1>王命,仲山甫2>將3>之;邦國若否4>,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5>,以保其身。夙夜匪解6>,以事一人。 〔注解〕 (1) 肅肅:嚴敬、嚴正。 (2) 仲山甫:周宣王之大臣,生卒年不詳。亦稱樊仲山甫、樊穆仲、樊仲。 (3) 將:行、奉行。 (4) 若否:猶臧否。善惡、好壞。若,善。否,音ㄆ|ˇ,惡。 (5) 哲:明智。 (6) 夙夜匪解:日夜勤奮不怠。見「夙夜匪」。
水淺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細水長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細水長流」原作「小水常流」。不論是做事或求學,人們通常會犯上兩個大毛病,一是躁進,一是怠。躁進則不從根本下工夫,妄想一步登天,如此根基不穩,日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動搖。怠就是身體和精神的懶散放逸,一曝十寒,不論做什麼事都難有成就。在所引典源《佛遺教經》中,佛陀在入涅槃前最後向諸比丘說法,勸他們修行時要持之以恆地精進,不可貪多求快,也不可怠懶散,要像細小的溪水一樣持續不斷地淌流,而能穿透堅硬的岩石,如此去行,終有一天可以修成正果。後來「細水長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微小而能持之以恆,終有所成。或形容節約使用財物而能長久不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