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9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雨翻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反覆無常。明.吳偉業〈銀泉山〉詩:「覆雨翻雲四十年,專房共輦承恩顧。」也作「翻雲覆雨」。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孫皓雖然強自狡辯,但仍無法辯倒僧會,也就不敢隨便毀壞廟宇佛像了。後來「強詞奪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強詞昧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沒有道理卻強行狡辯,硬說成有理。
禍福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患與福分沒有一定的法則。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齣:「禍福靡常,喜悲交集。」也作「禍福無常」。
花無百日開,人無千日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生的禍福無常,幸福難以持久。如:「俗語說:『花無百日開,人無千日好。』一時的成敗又何須太在意呢?」
悲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和歡喜。如:「情感上的受挫,讓他近來情緒不定,悲喜無常。」《聊齋志異.卷三.連城》:「夫婦出視,則賓娘已至庭中矣。相見悲喜。」
時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常期的會見。《周禮.秋官.大行人》:「時會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長安如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局變幻無常。清.鄭文焯〈謁金門.留不得〉詞:「見說長安如弈,不忍問君蹤跡。」
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擊石頭所產生的火花。比喻事物無常,起滅迅速。北齊.劉晝《劉子.卷一○.惜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
過市招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招搖過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後來為了推行他的政治理念,帶著弟子周遊列國,首先到達衛國。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後,有一天衛靈公約孔子一同外出,衛靈公偕同南子夫人和宦官雍渠同坐一輛車,而讓孔子乘坐副車跟隨在後,經過街道時,大事張揚引起人民的注意。於是孔子就很感慨地說:「我沒見過喜好美德就像喜歡美人那樣的人。」覺得衛靈公這樣對待他是一種恥辱,就離開了衛國。後來「招搖過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在人多的地方炫耀自己,以引人注意。
石爛松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