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編織。《莊子.列禦寇》:「河上有家,恃緯蕭而食者。」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八.莊子音義下》:「緯,織也。蕭,荻蒿也。織蕭以為畚而賣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滌、洗濯。《廣韻.上聲.緩韻》:「浣,濯也。」唐.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賤江頭自浣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取得、得到。如:「獲勝」、「查獲」、「虜獲」、「不勞而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遭遇時變,以獲爵位。」《金史.卷九十.賈少沖傳》:「家甚,嘗道中獲遺金,訪其主歸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併、吞併。《左傳.昭公八年》:「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六:「富者兼地數萬畝,者無容足之居。」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家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每日買臣向山中砍柴,挑至市中,賣錢度日。性好讀書,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毅。如:「耿介」。《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雖故,然性介,遽出授之。」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何足捐。不須更用博麻縷,付與一炬隨飛煙。」 02.宋.范成大〈時敘火後意不釋然作詩解之〉詩:「清往往被鬼笑,付與一炬相揶揄。」 參考詞語︰付諸一炬注音︰ㄈㄨˋ ㄓㄨ | ㄐㄩˋ漢語拼音︰fù zhū yī jù釋義︰猶「付之一炬」。見「付之一炬」條。 01.《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在這許多名片裡面,檢出一張,上寫著顏軼回,……用鉛筆把他記了出來,預備明日去答拜,其餘都付諸一炬。」 02.《清朝野史大觀.清人藝苑.卷下.石殿撰能闢邪說扶名教》:「遍搜東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餘部,盡付諸一炬,可謂嚴於衛道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而患不安。」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失去賴以生活的條件,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窮,生活極為困苦。[例]戰爭往往造成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後果。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聊齋志異.卷三.宮夢弼》:「親友偶來,亦曾無作雞黍之事。或言其家不,便瞋目作怒,其仇如不共戴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