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擁擠的環境中,用力穿插而過。如:「人這麼多,好不容易才擠進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動作的對象。如:「他對你說什麼?」、「我對環境不熟。」
渲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電影創作的表現手法。它透過對景物、人物、環境的心理、行為,做多方面描寫形容,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家庭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ly rules)在家庭系統中以特定的規則管理、限制。規則可能是公開的,例如星期天固定一同打掃家庭環境;也可能是隱藏的,在家庭中不言而喻,例如子女表現出特定行為時是被家庭所允許、期待。(註2) 參考書目註1: 彭懷貞(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目錄1 定義2 解釋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在學校或班級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未經計劃或事先設計的活動,卻會暗中影響到學生目標達成的種種活動或經驗。 解釋潛在課程是一種非正式的、無計畫的、不明顯的學習,在學校教學活動中,例如:學校環境和組織特性、學校氣氛和文化、班級氣氛和文化、學生同儕文化、教師期望、師生互動等等,深深影響學生學習經驗和成效,但它卻是隱藏的、難以預期的,不像在「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中,是透過一種有計畫和有目的的來引導學生...
巧奪天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奪天工」原作「巧奪造化」。「奪」,超越。指雖是人工所製造,但是精巧勝過天然。郭璞,字景純,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堪輿學鼻祖。漢末佛道並起,生死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郭璞的《葬書》,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孕育而出。《葬書》內容是談論葬事的宜忌,在〈外篇〉提到,風水師在選擇安葬地點時,如果眼光好,加上工具測量的才能,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只剩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例]即使家徒四壁,他仍積極進取,不向環境低頭。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做錯事留人口舌,所以宣帝對霍光總是畢恭畢敬的,但到霍光死後,霍家卻陰謀反被滅族。 解釋。 解釋比喻環境外在的威脅而引起內心受到威脅而感到極度不安。 相似詞背芒生刺/背若芒刺/如坐針氈 相反詞泰然自若/心懷舒暢 例句參考資料:《商周出版》胸有成足說成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