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2.3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失之交臂」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田子方》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
益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肆無忌憚」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中庸》仲尼1>曰:「君子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3>;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4>也。」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中庸: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3) 時中:時時處於中庸之中。 (4) 忌憚:有所畏懼而不...
交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互爭論。《韓非子.八說》:「交爭逆令,謂之剛材。」《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端木賜》:「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
折衝罇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昭歸,以報平公曰:「齊未可伐也。臣欲試其君,而晏子識之;臣欲犯其樂,而太師知之。」于是輟伐齊謀。仲尼2>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3>之間,而折衝4>于千里之外,晏子5>之謂也,而太師其與6>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五》。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
吹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很容易,不須費力氣。《韓非子.內儲說下》:「去仲尼,猶吹毛耳。」
方枘圜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參見「圜鑿方枘」條。《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唐.司馬貞.索隱:「謂戰國之時,仲尼、孟軻以仁義干世主,猶方枘圜鑿然。」
說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合於聖道的小說。漢.揚雄《法言.吾子》:「好說而不要諸仲尼,說鈴也。」
窮通皆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困或顯達皆由上天命定,非人力所能改變。元.馬致遠〈女冠子.枉了閑愁套.么篇〉:「若論才藝,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窮通皆命也。」也作「窮達有命」。
信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任喜愛。《荀子.仲尼》:「主信愛之,則謹慎而嗛。」《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安陽侯王舜莽之從弟,其人修飭,太后所信愛也。」
用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誠實之心相待。《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樊須》:「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