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0.1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若失,茫然無所措。《列子.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寢不食,以至骨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
利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齒伶俐,能言善辯。《論語.陽貨》:「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端木賜》:「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
異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同時候。《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顏無繇傳》:「路者,顏回父,父子嘗各異時事孔子。」唐.石貫〈和主司王起〉詩:「絳帳青衿同日貴,春蘭秋菊異時榮。」
累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疊彈丸於竿頭,以訓練穩定的能力。語出《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後比喻功夫精深。如:「這種累丸之技,不是一日可蹴的!」
略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肆無忌憚」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中庸》仲尼1>曰:「君子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3>;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4>也。」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中庸: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3) 時中:時時處於中庸之中。 (4) 忌憚:有所畏懼而不...
未達一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去幾微。漢.揚雄《法言.問神》:「顏淵亦潛心於仲尼矣,未達一間耳。」
酌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酌酒獻客。《禮記.仲尼燕居》:「爾以為必鋪几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
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耳視目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通明,視聽不限於耳目。比喻得道之深。語本《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出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淚。《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唐.杜甫〈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