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驚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他更藉著救援蔡國的名義,出兵攻打楚國,並在佔領楚國郢都之後,命令士兵挖出平王的屍骨鞭笞,報了父兄被殺之仇。在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中,描寫伍子胥逃亡時,平王的追兵在後緊追不捨,他躲躲藏藏,心中十分驚懼,一旦被平王抓到,肯定會難逃一死,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不對勁的動靜,他就會立刻藏身起來,等到確定沒有追兵後才繼續逃亡。後來「風吹草動」這句成語也多用在於驚懼的狀況中。
|
無計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可奈何」這句成語指的是毫無辦法或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於《戰國策.燕策三》。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燕國是一個地處東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
|
不列顛戰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在納粹德國佔領法國後,希特勒便著手對付歐洲北部的英國。德國為了避免與英國開戰,於是在1940年6月向英國發出妥協的要求,但最後遭到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拒絕。因此,德國制訂了針對英國的海獅計畫,務求對英國進行登陸作戰。作戰擬訂以步兵登陸英國南部,並深入及佔領倫敦,切斷其與外部的聯繫,從而一舉佔領英國。但此次作戰需要首先殲滅英國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陸行動的順利。因此,德意志帝國...
|
所向摧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餘、彭越相繼起兵反對項羽。劉邦亦趁此時以為義帝發喪之名,揮師討伐,開始了楚漢戰爭。戰爭初期,項羽佔了優勢,後來劉邦鞏固關中,並極力籠絡諸侯,才逐漸轉敗為勝。項羽曾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楚地,以西為漢地。項羽於是引兵東歸。但劉邦卻與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項羽傾力突圍而出,至烏江邊,見大勢已去,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項羽被圍於垓下時,率騎兵八百餘人,突圍而出。雖然漢軍人多勢眾,但項羽武藝高強,又擅於調兵遣將,儘管兵力不多,但「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也就是說項羽所到之處,漢軍皆被殺得潰不成軍,後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紛紛逃散。後來「所向披靡」這句成語...
|
阿育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笈多一世建立了笈多王朝,統一全印度,結束了紛亂的時期。然而到第5世紀,印度再度被來自中亞的匈奴人所佔領。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阿育王英文關鍵字:Ashoka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14~15。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蹈赴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
張國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305《哈囖!先生貴姓大名?》,皇冠 1995年04月30日出版,ISBN 9578030436《佔領龐克希爾號》,皇冠1995年12月27日出版,ISBN 9573312794《小五的時代》,聯合文學1996年06月01日出版,ISBN 9575221435《愛你一萬年》,皇冠1997年01月01日出版,ISBN 9573313723《匈奴》,皇冠1998年02月01日出版,ISBN 9573315394《最後的樓蘭女》,皇冠1998年08月08日出版,ISBN 9573315637《武靈王之死》,皇冠1999年09...
|
生態農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藥、生長調節劑及機電動力,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產量,在世界各國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有機農業而佔據農業的主導地位。但是,使用化肥、農藥過量或不當,有可能造成土壤、大氣、水源和食品的污染等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一些學者主張不用化學農藥和化肥,強調農業應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中心。美國土壤學家W.A.阿伯奇特則於1971年提出“生態農業”的術語。其主張和內容與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等相近。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利用半數以上的耕地種植多年生牧草、養牛,實行農作物輪作,種植豆科作物,利用牲畜糞肥和含有礦物質的岩石,採用生物防...
|
手足失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蒯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能產生,刑罰就因失去依據而不能輕重適中;刑罰失當,人民舉手投足都容易犯錯,就會惶恐終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腳。」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論語.子路》。後來「手足無措」這句成語,就從孔子所說的「民無所錯其手足」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如...
|
赴蹈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