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願將自己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為佛是師;法是藥;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長阿含經》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也作「三皈」、「三歸」。
勞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惱、鬱結。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唐.釋元照〈淨心誡觀法序〉:「謂心異物為物轉心,吸攬塵緣積成勞結。」
牛山下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知滿足,自尋煩惱。參見「牛山歎」條。清.顧炎武〈齊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歲久光華方出土。」
省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不需要。宋.蘇軾〈臨江仙.誰道東陽都瘦損〉詞:「省可清言揮玉麈,真須保器存真。」《董西廂》卷六:「我孩兒安心,省可煩惱!這事體休聲揚,著人看不好。」也作「省可裡」。
無顛無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心神不寧。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老兒也似這般煩惱的無顛無倒,越惹你揉眵抹淚哭嚎啕。」也作「沒顛沒倒」。
丟在腦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放在心上。如:「把煩惱丟在腦後。」也作「丟在腦袋後頭」。
呆答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孩,抬頦,本為抬起下巴表莊嚴的樣子,引申為面部沒有表情。呆答孩形容發呆、發痴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身心一片,無處安排;只索呆答孩倚定門兒待。」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面沒羅,呆答孩,死堆灰,這煩惱在誰身上。」也作「呆打頦」。
抓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求、尋找。《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一時間失脫了,抓尋不見,這一場煩惱非小。」《紅樓夢》第七一回:「鳳姐聽了這話,又當著許多人,又羞又氣,一時抓尋不著頭腦,彆得臉紫脹。」
孤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孤單心慌而煩惱的樣子。《紅樓夢》第一三回:「卻說寶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頑耍,每到晚間,便索然睡了。」
伊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樹木。產於印度,花朵鮮紅美麗,但具惡臭,氣味遠播,佛經中多用以比喻煩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