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燈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燈,形狀似毬,故稱為「燈毬」。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兩朵樓各掛燈毬一枚,約方圓丈餘,內燃椽燭。」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元宵》:「諸營班院于法不得與夜遊,各以竹竿出燈毬于半空,遠睹若飛星。」
沒巧不成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沒有巧合就不會湊成一個故事。比喻事情的發生非常湊巧。《水滸傳》第二四回:「自古道:『沒巧不成話。』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也作「無巧不成話」、「無巧不成書」。
僵直性脊椎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會發生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故俗稱為「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
採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我國傳統民間歌舞。通常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表演,亦有多於三人以上的集體表演。舞者身穿彩服,腰繫彩帶,男的手持錢尺作為扁擔、鋤頭、撐船竿等,女的手持花扇,作為竹籃、雨傘或盛茶器具等,載歌載舞,氣氛活躍。內容多以表現茶農勞動生活居多。
翠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碧綠的竹子。唐.張繼〈遊靈巖〉詩:「青松閱世風霜古,翠竹題詩歲月賒。」《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十項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項為田徑競賽混合比賽項目之一。包括一百公尺、四百公尺、一百一十公尺高欄、一千五百公尺、跳遠、跳高、擲鉛球、擲標槍、撐竿跳高、鐵餅等項目。
干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用旄牛尾繫在旗竿頂端的儀仗。《詩經.鄘風.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城。」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出擁干旄,入參衡鏡。」
跳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雜技表演。表演時將幾把小劍,順序拋向空中,然後一一用手接住,周而復始,不使落地。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角觝萬夫,跳劍尋橦,蹴球踏繩,舞於竿頭者,索氣沮喪,逡巡不敢入。」
摩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物相摩擦。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宋.晁補之〈新城遊北山記〉:「窗間竹數十竿相摩戛,聲切切不已。」
酒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條綴於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今日早晨間,我將這鏇鍋兒燒的熱了,將酒望子挑起來,招過客。」《水滸傳》第四回:「行不到三二十步,見一個酒望子,挑出在屋簷上。」也稱為「酒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