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軍旗。以犛牛尾置於竿首,用以指揮全軍。《書經.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酒店的招牌標誌。用布綴於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秋》:「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元.無名氏《看錢奴》第四折:「開開門面,挑起望子,看有甚麼人來。」也稱為「酒帘」。
妄自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鸞旗旄騎:上繡鸞鳥的旗子,持有旄旗的騎士。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旄,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
扳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漁人用竿架大網沉進水中,隨時拉起,稱為「扳罾」。元.曾瑞〈哨遍.人性善皆由天命套.二煞〉:「樵夫叉了柴,漁翁扳了罾,故來下訪相欽敬。」
腹心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鄉里屢屢受到人們的汙辱和輕視,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仍舊忍辱負重,等待一展抱負的時機。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韓信投身項梁麾下。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都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離開楚營,投靠劉邦。劉邦本來也沒有重用他,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將信將疑,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之後,終於確信韓信是個人才,遂拜為大將軍。韓信屢建奇功,他先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順利取下關中,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在井徑口「背水一戰」,大破趙軍二十萬;攻克齊都臨淄後,楚將龍且領二十萬人馬來救,韓信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截阻淮水,利用「半渡而擊」的辦法,趁楚軍渡水之時掘開上游的堤防,將楚軍沖得...
擁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旄,竿首以犛牛尾為飾的軍旗,用以指揮作戰。「擁旄」指掌握兵權,統率軍隊。南朝梁.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唐.裴鉶《崑崙奴》:「主人擁旄,逼為姬僕。」
瓊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因披雪而晶瑩潔白,如玉樹一般,故稱為「瓊林」。唐.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詩:「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新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嶄新並具有重大意義的時期或階段。如:「他連連刷新撐竿跳的紀錄,傳播媒體紛紛宣稱屬於他的新時代來臨了!」
龍燈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舞蹈。用長布作成龍形,由十數人用竿支起,前行、旋轉、跳躍、伏臥,隨鑼鼓聲舞動。
不端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恰好、正好。《水滸傳》第二四回:「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吃了早飯又入城來尋問,不端不正走到新橋上過。」也作「不當不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