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世界紀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競賽項目的世界最高紀錄。如:「鳥人布卡的撐竿跳頻頻打破世界紀錄。」
餌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餌釣魚。《後漢書.卷八三.方術傳下.左慈傳》:「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
衲被蒙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被蓋頭而眠。比喻不問世事的消極態度。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任從他陰晴昏晝,醉時節衲被蒙頭,我向這矮窗睡徹三竿日。」元.無名氏〈十棒鼓〉曲:「山聲野調,衲被蒙頭直到曉,有甚煩惱。」也作「蒙頭衲被」。
當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逢場作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逢場作戲」原指江湖賣藝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開場,在《景德傳燈錄》中描述鄧隱峰辭別道一禪師,禪師問他要去哪裡,他說去石頭大師之處,禪師告訴他:「石頭路滑。」意思是從石頭大師那兒很難學到東西。鄧隱峰卻回答說:「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竿木」是架野臺的木材,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
烏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紫竹」之別稱,參見「紫竹」條。
風從虎,雲從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同類的事物會相互感應。唐.李觀〈項籍碑銘〉:「其餘揭竿而呼,爭先刺秦者,如林如藪,於時亂浩浩,兵憧憧,風從虎,雲從龍,三靈昏而四海空。」
食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裝食物的多層提盒。《宋元戲文輯佚.劉盼盼》:「食壘花籃鬧竿挑,行樂遍長郊。」《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諫議即時教安排酒樽食壘,暖盪撩鍋,辦幾件食次。」也作「食罍」。
曲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曲折。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曲律竿頭懸草稕,綠楊影裡撥琵琶。」元.楊訥《西游記》第九齣:「曲彎彎的蓮瓣腳,怎生向溪流曲律坡前去。」
相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測風向的器具。以木或銅製成烏鳥的形狀,插在竿上放在屋頂或船隻的桅杆上,有風時就會轉動。亦用作儀仗。唐.韓偓〈苑中〉詩:「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高與露盤齊。」也稱為「相風竿」、「相風烏」。
刺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撐船。《莊子.漁父》:「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閒。」唐.元結〈賊退示官吏〉詩:「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