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指天空極高處。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而由此處往下看日月,其影皆倒,故稱稱天上極高處為「倒景」。《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遊蓬萊。」南朝梁.沈約〈遊沈道士館詩〉:「一舉陵倒景,無事適華嵩。」
|
九轉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經過九次提煉而成的丹藥。參見「九轉金丹」條。唐.呂溫〈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詩:「願君此地攻文字,如煉仙家九轉丹。」元.范康《竹葉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轉丹成千歲壽,俺不用一斤鉛結萬年珠。」
|
天中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端午節的別名。參見「端午節」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忽見有一個承局打扮的人,來到堂前,口裡道:『本府要排天中節。』」《事物異名錄.歲時部.五月》:「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
2.道教稱正月初一。《事物異名錄.歲時部.正月》:「道書正月一日為天臘節,又曰天中節。」
|
丹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修煉丹術所燒煉的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能以藥草鍊成丹藥,鉛鐵為金,死汞為銀。」
|
羅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新興的民間宗教。創始人羅清,採取道家無為思想和佛教空無論,揉和為「無生老母,真空家相」的教義,並著五部六冊寶卷為立教經典。流播甚廣,後代衍裔支派繁多,有老官齋教、真空教等,是近代重要的民間宗教之一。也稱為「羅祖教」、「無為教」。
|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練的臣子去找寶珠都沒有用,怎麼會被最糊塗的象罔找到了呢?」故事裡的寶珠,其實是代表道家所主張的道,它充塞於天地之間,無法用人的五官或情智來描述、捕捉,如果想要勉強得到,只會離道越來越遠。因此莊子藉著糊塗的象罔找到寶珠,比喻唯有離形去智,方能領悟真道。
|
真武大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之神,道家奉為真武大帝。其像被髮、黑衣,仗劍、裸足、蹈龜蛇,隨從者執黑旗。根據臺灣民間傳說,真武大帝原為屠夫,後頓悟,剖腹棄胃腸而成道。明、清時相傳莊烈帝為真武大帝降凡,故煤山有其像。因真武有降黑煞魔的神話,現為顏料店的行神之一,農曆三月初二為其神誕日。也稱為「玄武」、「玄天上帝」。
|
形槁心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
|
參同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魏伯陽作。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中多假周易爻象以說丹鼎之術。後蜀彭曉撰《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即注此書。宋儒朱熹、蔡元定皆嘗治其書。
|
羅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羅巾。唐.白居易〈後宮詞〉:「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貴妃小字玉環,至馬嵬驛時,高力士以羅巾縊之也,道家能前知如此。」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