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姞,音ㄐ|ˊ。 (7) 蕃:通「繁」,眾多。 (8) 后稷:周朝的先祖。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9) 元妃:國君或諸侯的嫡夫人。 (10) 亢寵:保有寵信,歷久不衰。 (11) 大宮:鄭國的祖廟。 2、「天相」:《左傳.昭公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使椒舉1>如...
裡應外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面圍攻,裡面接應。裡外相互配合。元.無名氏《雲臺門》第三折:「再請陳州太守馬援,并太行郅惲等,選日裡應外合,若破了巨無,便得漢室中興也。」《平妖傳》第七回:「夜間裡應外合,明火執杖,打劫了若干東西去。」也作「裡勾外連」、「外合裡應」。
憎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憎恨惡人、壞事。《管子.言》:「聖人之憎惡也內,愚人之憎惡也外。」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徙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史稱三秦)。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一度攻佔項羽的根據地彭城。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計就計」指利用對方的計策,順水推舟,反施其計。多用於元曲。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中所描述的情節為:春秋時晉國六卿中,智伯的勢力最大。他還企圖擴充勢力,吞併韓、趙、魏三家,所以假借晉侯之命,以恢復晉國業為由,向韓、趙、魏索取領地。韓康子、魏桓子不敢得罪,只好答應,趙襄子則堅決不肯答應。智伯怒而命令韓、魏二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並親作主帥。趙家兵馬退居晉陽,並憑著地險與人和的優勢,死守晉陽城。因為晉陽城久攻不下,智伯想到,如果將晉水上游蓋個水壩,攔住上游的水,將水引進晉陽城,那麼晉陽城不就攻下來了。智伯趁著洪水來襲,將晉水引入晉陽城,晉陽城危在旦夕。趙襄子派家臣張孟談連夜出城到韓、魏二家營...
為非作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橫行道、胡作非為、惹事生非、作奸犯科、肆無忌憚、無法無天、違法亂紀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意是不識抬舉,後亦指不知時尚機運以求通達。《後漢書.卷三六.張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名行,欲與為交,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權。」也作「不達時務」。
欺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負侮辱。[例]小說、電影裡常見到惡仗勢欺侮弱小的情節。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剛特質係指在一般的父權社會中,男性被社會期待所形塑的特質,然而若行為與社會預期有所悖離則可能遭抑制、歧視。註1目錄1 陽剛特質類型1.1 權陽剛特質(hegemonic masculinity)1.2 臣屬陽剛特質(subordinated masculinity)1.3 共謀式陽剛特質(complicit masculinity)1.4 邊緣的陽剛特質(marginal masculinity)2 參考書目 陽剛特質類型 權陽剛特質(heg...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