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於西元1986年所提出,在冷戰時期削弱蘇聯全球影響力的戰略。雷根認為基於美國國家安全,及世界和平需要,美國應該全力支持鐵幕國家中的各種武裝反抗力量,以減弱極權統治者的控制能力,稱為「雷根主義」。
鮑羅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Alexander P. Borodin,西元1833~1887)俄國作曲家、化學家,一生致力於音樂及科學研究,同時在聖彼德堡創立女子醫學學校,也是俄國婦女權益倡導者。作品有歌劇《伊果王子》,歌曲〈睡美人〉、〈海洋皇后〉、〈阿拉伯之歌〉、〈神祕的花園〉等。(2)(Mikhail Borodin,西元1884~1951)俄國人,原籍猶太,為著名的共產國際(Communist International)代表。民國十二年(西元1923年)奉派到廣州,任共產國際中國代表與蘇聯駐廣州政府全權代表,之後任國民黨政治委員會顧問。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離開中國返回俄國。也譯作「鮑羅廷」。
批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判鬥爭。如:「用理性的協商取代惡意的批鬥,是民主政治的表徵。」
立法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免不必要之花費,以減輕人民負擔,另外更有立法機關燦裕決策的意涵。人事同意權國家之重要公職應具有相當民主正當性,若非藉由選舉取得,亦應取得民意代表之同意,作為一間接之正當性。行政監督權行政監督主要可分為質詢、調查、倒閣、決算審定審議權等。對總統、副總統的罷免與彈劾提議權依據憲法增修條款第2條第9項及第10項規定可之立法院具法起罷免案及彈劾案之權憲法修正案提案權依據憲法增修條款第12條.立法院可提出憲法修正案。中央與地方權限爭議解決權依據憲法第111條立法院具有權限爭議時之解決權力。(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
傑佛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思想的特色2 思想的重點3 教育的主張4 結語5 資料來源 思想的特色(一) 全民教育:重視教育的普及對民主政治的貢獻。(二) 強調學術與宗教自由:肯定人類生而平等、自由。(三) 知識具有「實用性」、「時效性」:反對當時教會管轄教育下的傳統學科。 思想的重點一、 人性論主張人性本善:民主。二、 知識論偏向經驗主義:知識具有「實用性」、「時效性」。 教育的主張一、 教育對象:全體民眾,不分男女。二、 教育目的:普遍啟迪民智並培養具有品德與才華...
言論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錄影、網路、簡訊或者文字、繪畫等,均為言論自由所涵蓋。(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8%A8%80%E8%AB%96%E8%87%AA%E7%94%B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言論自由
總統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國家行政、立法權完全分立,行政機關的職權,集中於元首的政治制度,稱為「總統制」。此制可以美國為代表。
六四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89年4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最初由大學生與民眾組織追悼胡氏的紀念活動。接著發展成為學生運動,要求中共肅清腐敗,加速民主化。最後擴大為全民民主運動。6月4日中共當局派出軍隊,鎮壓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此次事件稱為「六四天安門事件」。
經濟大恐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興起和德國納粹希特勒(註3.)的威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開戰的種子。西元1932年,美國人選舉民主黨的富蘭克林.羅斯福(註4.)擔任總統。為了擺脫危機,羅斯福總統提出經濟改革計劃,稱之為新政(註5.),他使聯邦政府入主經濟,建設重大工程。新證並沒有完全使美國脫離經濟危機,但是,羅斯福卻在西元1936年及1940年當選總統。 影響西元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也嚴重影響到拉丁美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單一種產品的生產來支撐,如:巴西的人們只好燒毀過剩的咖啡,而智利有三分之二的銅礦工人面臨失業。這些困難的狀況,造成...
宗教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自由在憲法上關於宗教自由的相關規定係出於一精神自由之保障,其透過自由民主法治國家的憲法實踐,進而創設宗教自由的外在友善環境。使人民可自由依其自我意志選擇宗教,而在此基礎下自由生活則使得人民可真正實現其內心心靈之宗教自我實現。 宗教自由的保障範圍憲法第13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其目的是為促成人在信仰上自我實現的最大可能性。一般將信仰解釋為個人針對其自我選擇而決定的特定思想或價值之全心投入,由此可知個人的信仰自由意謂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或不選擇任何價值體系,作為其個人本身信仰。而此指的「宗教」一詞之範疇可就廣義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