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2.9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四》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1>願得歸,晚食以當肉2>,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3>以自虞4>。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 〔注解〕 (1) 斶:音ㄔㄨˋ。顏斶,戰國時齊國處士,生卒年不詳。性恬淡,不好富貴,齊宣王欲寵之,斶拒而不受。 (2) 晚食以當肉:沒有肉吃,就把吃飯時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完整的。如:「殘缺不全」。《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祕臧,校理舊文。」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相。清朝有兩位不懼貌醜而自認心美者,頗值得今人記之。清人龔煒《巢林筆談》記雲,施公貌極醜,人稱“施不全”,施公見上司時,上司掩口而笑,施公正色道:“公以某(我)貌醜耶?人面獸心,可惡耳。若某,則獸面人心,何害焉?”這個施公施不全,即清朝有名的清官施世綸,著名公案小說《施公案》的主角。面對上司嘲笑,施公義正詞嚴。料想“獸面人心”這四字,會使那位上司斂住笑容,肅然起敬。《巢林筆談》又記,明代貢生張和本已考上狀元,卻因眼醜被刷了下來,但他卻自信而幽默地...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殘破不全的。[例]破船、破鞋、破洞 ◎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千瘡百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損壞極大,殘缺不全。如:「經過一場激烈的槍戰,這幢房子已是千瘡百孔,面目全非了。」也作「百孔千瘡」。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身漢。清朝政府對臺政策,當時渡臺者皆為單身男子,無妻無室,孤身游食於四方,衣裾不全,赤腳終生,猶如佛教「羅漢」之形象,故稱。今日通常指未婚或鰥居的男子。如:「他是個羅漢腳,一人飽,全家飽。」
斷簡殘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缺不全的書籍、文字或資料。如:「這些書籍雖然是斷簡殘篇,但仍是研究史實發展的寶貴資料。」
搜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索匯集。《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傳下.安成康王秀傳》:「秀精意學術,搜集經記。」《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書之殘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門,彙訂成帙,統名之曰斷簡殘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