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3.5792 ms
共 4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圓筒形的器物。如:「鐵管」、「水管」、「燈管」、「橡皮管」。
吹奏的長筒形樂器。如:「黑管」、「管樂器」、「雙簧管」。
負責、辦理。如:「管理」、「管事」、「管帳」、「管吃管住」。
保證、鐵定。如:「管用」、「包管你考得上!」
約束、教導。如:「管教」、「看管」、「管束」、「管不住」。
理會、顧慮。如:「不管你了!」、「別管他,我們先走。」
儘管:儘量。如:「你儘管放心地去玩吧!」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得有同樣需要,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層次理論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指出了每個人都有需要。身為主管人員,為了激勵下屬,必須要瞭解其下屬要滿足的是什麼需要。不論主管人員採取的是何種途徑,其措施總是以他對下屬的需要與滿足的假定為基礎。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
|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意孤行,自以為是,自矜自是,固執己見,師心自用,獨斷專行反義:不恥下問,從善如流,從諫如流,虛懷若谷辨似: 愎,音ㄅ|ˋ。任性、固執。不可寫作「復」。 「剛愎自用」及「師心自用」都有固執己見,不接受他人意見的意思。 「剛愎自用」側重於態度強硬、任性而固執;「師心自用」則自以為是而固執。 剛愎自用 師心自用 辨似例句 ○ ○ 當主管的切忌~,才能察納雅言。 ○ ㄨ 這個人素性~,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去。
|
動輒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有舉動就會受到責難。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遭到罪責。[例]嚴苛的主管常令部屬有動輒得咎之感。
|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意見含混、不明確,似可,亦似不可。本作摸稜兩可,指摸著稜角的兩面,不做確指。[例]主管人員不要做出模稜兩可的決策,否則會令員工無所適從。
|
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管、管理。如:「當位」、「當權」、「當政」。《紅樓夢》第六回:「這位鳳姑娘,今年不過十八九歲罷了,就這等有本事,當這樣的家,可是難得的!」
|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東京汴州開封府界身子裡,一個開線鋪的員外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後,孑然一身,並無兒女。」
|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隻愈肥。因此,當獲問這個問題時,市場管理員回答說:『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道」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
|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不願居功,人稱大樹將軍。
(2) 主簿:官名。漢代以後中央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負責主管文書及印鑑。
|
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領袖、領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嬰謝不能,遂彊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後泛指中央或地方的主管。如:「首長」、「部長」、「市長」、「縣長」。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