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清.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1>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2>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3>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4>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5>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6>,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7>黃金千斤,文車8>二駟,服劍9>一,封...
水到渠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到渠成」的意思是指有水湧入,自可成為溝渠。這句成語,流行甚早,宋代蘇東坡在他給好友秦太虛的信中就用過。在信裡,蘇東坡提到剛被貶到黃州的時候,連薪水都中斷了,家裡人口又多,弄得他頗為煩憂。後來覺得非痛下決心節省不可。他就仿老友賈耘的方法,每月初一從儲蓄中拿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錢。然後將它們懸掛在屋梁上,每天清晨,用畫叉挑取一份,就叫人把叉給藏起來。這一百五十錢就是一天的花用,如有剩下,就存入大竹筒中,用來作為招待客人的費用。這樣一來,算算自己原有的儲蓄,大概還可以支撐個一年多。至於一年多以後,再另作打算,反正水到渠成,不必眼前先作考慮。有了這樣安排後,胸中為之一寬,並無其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可、應該,表示期望。《左傳.隱公三年》:「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戰國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是朝廷上的樂歌,又分為大雅、小雅。〈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嚀,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此為大小雅的區別。〈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陀的簡稱。參見「佛陀」條。《西遊記》第八回:「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扣除六篇有目無辭者,共三百零五篇,其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當時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匯整。《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衛風」即為古衛國的歌謠,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氓〉為棄婦自訴怨傷之詩。在詩中女性自訴:他們本是結髮夫妻,新婚之時,談笑何等歡樂,而廝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誠懇,如今丈夫居然不念舊情,狠心將自己拋棄。既然丈夫完全不念舊情,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後來「信誓旦旦」被用來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心思、思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轍」條。 01.宋.范祖禹〈論宦官〉:「漢有天下四百年,唐有天下三百年,及其亡也,皆由宦官,相去五百餘年,如循一軌。」 參考詞語︰若出一轍注音︰ㄖㄨㄛˋ ㄔㄨ | ㄔㄜˋ漢語拼音︰ruò chū yī chè釋義︰即「如出一轍」。見「如出一轍」條。 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五.用事偶同》:「二公豈相蹈襲者邪?其用事造語,若出一轍,而不以為嫌也。」 02.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一.唐中宗》:「天下乃箝口絕筆,以成乎同惡相扇之勢,此唐、宋之所以亡,與漢末黨錮之禍若出一轍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