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敦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人倫的情誼和睦。《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十數年來,往來楚越,轉徙經營,又自致數萬金,纔置了產業,南京來住,平日極是好友敦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大、寬弘。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唐.陳叔達〈答王績書〉:「雖人倫王化,備列元經,而恢談碩議,或不可捨。」
三綱五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皆為舊時的倫理標準。後泛指一切的人倫大道。《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小生慣讀經史,教導鄉里徒弟,無過是教他學習個孝、弟、忠、信的道理,識得個三綱五常。」
率由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率由舊則注音︰ㄕㄨㄞˋ |ㄡˊ ㄐ|ㄡˋ ㄗㄜˊ漢語拼音︰shuài yóu jiù zé釋義︰猶「率由舊章」。見「率由舊章」條。 01.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受禪于漢,君臨萬邦。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參考詞語︰率由舊典注音︰ㄕㄨㄞˋ |ㄡˊ ㄐ|ㄡˋ ㄉ|ㄢˇ漢語拼音︰shuài yóu jiù diǎn釋義︰猶「率由舊章」。見「率由舊章」條。 01.《晉書.卷二一.禮志下》:「渾元資始,肇經人倫,爰及夫婦,以奉天地宗廟社稷。謀于公卿,咸以宜率由舊典。」 
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倫道德的常理。《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淮南子.要略》:「經古今之道,治倫理之序。」
倡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頭發起、提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愆禮.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雅有令稱,義當綱紀人倫,為之節文,而首倡導犯禮違制,使東嶽一郡朦朦焉,豈不愍哉!」
史懷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求這些未來即將為人師表的師資生,能夠發揮關懷弱勢的人道精神,提供專業知能的奉獻服務,展現無私無我的人倫大愛教育情操,為這些弱勢孩子開拓一片天,並為推動臺灣教育不斷前進奠定良好基石。實施方式由師資生先規劃教育服務內容,並向擬前往服務之學校溝通聯繫,評估活動需求及特殊需要,再提出計畫申請書予教育部通過後發給經費補助。
敷教明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施教化,彰明人倫。常用於教育界的題辭。
八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體名。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時規定的應考文體。其體制源於宋、元的經義。最初八股考試命題採用經書中人倫治道之言,應試者據以敷陳經義,有若代聖賢立言,稱為「制義」。元仁宗以四書命題,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時科舉考試亦多取四書中的語句命題,故稱為「四書文」。明成化以後漸成定式,清光緒末年廢除。文章結構可分為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八部分,全文對格式、體裁、用語、字數有嚴格規定。也稱為「八比文」、「制藝」、「時藝」、「時文」。
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衡量事物的準則。晉.孫綽〈丞相王導碑〉:「玄性合乎道旨,沖一體之自然;柔暢協乎春風,溫而侔于冬日。信人倫之水鏡,道德之標準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