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族的人。《晉書.卷一○○.列傳.張昌》:「昌以三公位徵之,傴、蕤密將宗室北奔汝南,投豫州刺史劉喬。」《北齊書.卷三六.列傳.邢卲》:「族兄巒,有人倫鑒,謂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躡影追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速度極快。《梁書.卷三三.王僧孺傳》:「入班九棘,出專千里,據操撮之雄官,參人倫之顯職,雖古之爵人不次,取士無名,未有躡影追風,奔驟之若此者也。」也作「躡景追飛」、「追風躡影」。
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倫常的法則。《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傳》:「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西遊記》第三○回:「你要殺就殺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虧天理。」
評鑑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之道的界定,可以說就是倫理的最佳寫照。隨著社會的演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複雜了,除了傳統的五種人倫關係之外,如群我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醫病關係等特定關係日漸增多,也都成為必須規範的對象。倫理和道德之間有相同也有相異之處,必須加以釐清。倫理通常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道德是指個人的道德修養,前者偏重個人外部的人際規範,後者偏重個人內部的自律要求,但兩者都是在約束個人的行為,使個人的行為舉止能夠符合眾所期望的標準。評鑑牽涉到委託者與被委託者之間、評鑑者與被評鍵者之間,以及評鑑者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所以也需要有倫...
八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國家施政的八大領域。具體內容不一:(1)《書經.洪範》稱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後世言八政,多指此而言。(2)《禮記.王制》稱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量、數、制。(3)《逸周書.卷一.常訓解》稱夫妻、父子、兄弟、君臣。
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原狀毫不更動。《文選.鍾會.檄蜀文》:「豈宴安鴆毒,懷祿而不變哉!」《文選.賈誼.過秦論》:「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則天地和洽,遠方懷之。」
師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己之心為師,自以為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並師心獨見,鋒穎精密,蓋人倫之英也。」
堂皇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冠冕堂皇」之典源,提供參考。 1、「冠冕」:《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1>甚異之,稱統2>當為南州士之冠冕3>,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4>。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注解〕 (1) 徽: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善知人,人稱水鏡。 (2) 統:龐統(西元179∼214),字士元,三國蜀襄陽人。少時樸鈍,未有識者。往見司馬徽,徽甚異之,稱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劉備召以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佐劉備取蜀。後因圍雒縣,攻...
以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這個。《詩經.大序》:「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孫皓雖然強自狡辯,但仍無法辯倒僧會,也就不敢隨便毀壞廟宇佛像了。後來「強詞奪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強詞昧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沒有道理卻強行狡辯,硬說成有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