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設演繹思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認知發展的觀點來看,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約十一歲左右)時,其認知發展已達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所謂的形式運思期,已有能力進行抽象思考。進入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的思考特徵是能處理真實的和假設的情境,能對問題做不同的假設,並反覆思考,經由邏輯推理、分析,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思考方式稱為「假設演繹思考」。在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時,有以下幾個步驟可供參考:提供有解的適當問題、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善加辨別與運用蒐集到的資料、學習陳述假設的方法、鼓勵驗證假設的態度和審慎的下結論等。在學習陳述假設的方法中,根據已有的理論來陳述假設的方式較常採用;它們大多是以公認的事實或理論為依...
亞里斯多德的形質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里斯多德(384~322 B.C.)的形質假設,是為了修正柏拉圖(plato)的理念世界(idea world)與物質世界(physical world)的假設而提出的一種主張。柏氏引用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 481~411 B.C.)的相對知識的知覺架構論而提出物質(現象)世界,引用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所說的真理存在於全體人類所追求的一個共同理想。這個理想具有永恆的與普遍的真理,柏氏把這個真理概念視為理念世界,在物質世界之上,具有永恆與絕對的真善美的「一」。物質世界多變且不完美,只是理念世界的抄本(copy),是「多」,與「一」無法融合。...
達朗伯特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一開始即處於靜止或等速運動的不可壓縮無黏滯性流體中,一物體作等速直線運動時,不受接觸外力的作用。(或外圍流體對運動物體不產生任何作用力或影響)。這個假設是 d'Alember 在1752年所提出的。但是實際上所有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都會受到阻力,有時還會受到升力的作用。
理論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論得來的假設。不是直接觀察得來的,是由不可直接觀察的抽象事物,如電子、中子、引力等所推論得到的假設
等先設機率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任一時刻、若一孤立系統達到熱平衡時,會有許多微觀態(本徵態)符合這個特定的條件,但我們並不知道當時系統處在那個微觀態(本徵態)上。因為我們不知道系統在那個狀態上,而且符合這個特定的條件的微觀態(本徵態)互相沒有什麼輕重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假設它在每一個態上的機率是相等的。這是統計力學平衡態的唯一假設。這個假說我們稱為等先設機率假設。整個統計力學便是從這個假設出發的。
簡化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為了把問題簡化而產生的假設
克希荷夫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分析板結構(plate)時,假設原本垂直中立面(neutral surface)的直線在變形之後仍舊垂直變形後的中間面,這即是克希荷夫假設,在附圖中,xy軸所在的平面即是中立面,原本垂直中立面的直線mn 在變形後仍舊垂直中立面。克希荷夫假設在小變形理論下才成立。
近似法則的假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似法則的假設是指一項假設具有近似法則的性質,但其本身又不似法則般具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性質,而是仍有修改、補充,甚或全面否定的可能。
  近代科學哲學的發展,顯示了科學知識中的法則只是近似法則般的假設,而不是法則本身。亦即只是表達了自身在接近真理上進行,本身仍在不斷的變動過程中,而不是最終的法則。這樣的觀點推翻了以歸納法作為掌握普遍法則的主張。以波帕(K. Popper)為例,他認為以歸納所得的共同性作為法則時,個別事件的例外極輕易的就能把整個法則推翻;或者亦可能藉著一些輔助性的例外來為預先設定的理論辯護。譬如一般科學理論都以全稱命題表達其內容,「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或「凡是天...
假設小數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計算器中的數,除非另作說明,其小數點都放在數的左邊。因不占用實際的儲存空間,故稱為假設小數點。
假設狀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複雜電路設計的一種電腦輔助設計的方法,通常係對某些複雜元件假設其狀態,以簡化電路分析工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