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7.1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居間牽引傳達。如:「介紹」、「仲介」。《文選.李康.運命論》:「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良大臣。人民哀憐他們的命運,作〈黃鳥〉一詩以悼之,其內容反映了人民對統治者無理要求的憎恨與無奈,並傳達出對受害者的無限同情。其中一段說道:黃雀交交地悲鳴,棲息在酸棗樹上。是誰要跟著穆公去殉葬呢?是子車奄息啊!才德出眾的奄息,走到將活埋自己的墓穴之前,禁不住恐懼而全身戰慄。蒼天啊蒼天,為什麼要殺害這樣的好人啊?若能救贖他的性命,我願代他死百回。其中「惴惴」是形容恐懼的樣子。典源又見《詩經.小雅.小宛》,此詩內容是在諷刺周幽王的無才無德,並勸誡自己兄弟在亂世中要潛跡以避禍。其中「惴惴小心,如臨于谷」則是表述在深谷之前,謹慎恐懼的樣子。後來「惴惴不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因恐懼擔憂而...
布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傳達。通常指人事命令的公布。[例]王指揮官晉升為上校的人事命令已經正式布達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傳達思想或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手語」、「旗語」。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需求的事實材料。(2) 拋棄意識形態霸權的宰制,即避免「選擇性的知識與意識」。因此,檢視教科書中所傳達的知識是代表誰的知識。(3) 強化主體性,安排自主性、理性、反思的材料。(三) 教育方法1、 教學方法:批判理論學者認為教學是主體解放的過程,因此教師應扮演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角色,成為促進社會變遷的觸媒。教師要讓教育活動成為一種溝通的行動,要培養學生開放的心靈和民主的素養。2、 訓育輔導:(1) 強調自我反省、尊重、主動學習。(2) 提升「他律」,邁向「自律」(理性)。(3) 顧及經驗與心靈。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批...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設問,是指作者將想要傳達的情意,不以普通敘述的手法,而改用詢問的口氣表現,使文章激起波瀾,讓讀者格外注意。(註一)目錄1 種類1.1 提問1.2 激問1.3 懸問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種類 提問凡是提醒下文而問,便叫提問,數於自問自答的設問。(註二)如:1.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天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2.梁啟超<學問之趣味>:「問我忙什麼?忙的是我的趣味。」3.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激問凡是激發本意而問,叫做激問,屬於問而不答的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傳達訊息或發表意見的刊物、宣傳品。[例]日報、報紙、海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頒布、傳達。如:「下詔」、「下命令」。《漢書.卷四.文帝紀》:「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言語寫成文字傳達給特定對象的書面文件。[例]書信、平信、掛號信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5.2 二、選取資源與標的目群體5.3 三、選用以及發展蒐集資料之工具5.4 四、抽樣5.5 五、傳達的信函5.6 六、送出問卷與追蹤5.7 七、處理資料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壹、依目標區分 一、描述性調查描述性調查(descriptive surveys)基本上在於描述現狀(status quo),試圖測量存在之事物,但不質疑其所以存在之理由。例如:教師用於準備上課之平均時間長度為多久? 二、解釋性調查解釋性調查(explanatory surveys)為事後回溯研究(ex post facto research)...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