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時, 太宗便笑答:「 開卷有益, 我是樂此不疲的啊!」 意義打開書本閱讀,就會有益處。用以鼓勵人多吸取知識,多讀書對人有益處。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展卷有益、開卷有得 相反詞讀書無用 例句任何書籍都值得一讀,因為開卷有益,或多或少會有些收穫。
吸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縮嘴脣吸取、吮入。[例]小孩子通常會有吸吮奶嘴的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吸取。如:「拔毒」、「拔出膿來」。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ciation):新教材或新經驗,必須連結舊經驗。系統(system):不論新的觀念或經驗,在學生吸取的過程中,必定在學生的心靈中重新加以組織,成為一種新的系統, 或概念。方法(method):學生必須從新近習得的材料中,發展自身潛存的吸取經驗的能力。 五段教學法Wilhelm Rein的五段教學法準備:教師引起動機,指出教學目標,注意學生興趣及注意對象。提示:清楚、簡潔,並以生動的方式將教材呈現給學生。比較:將新觀念與學生舊觀念建立密切與直接的...
克勤克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洪水經常泛濫成災,人們深受水患之苦。堯帝命鯀去治水,鯀用築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還是失敗。舜帝時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實地勘查,採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節衣縮食,與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愛戴。舜覺得禹實在是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讓給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訴禹說:「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意思就是說: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又能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建立了夏朝。後來「克勤克儉...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懲,警戒。毖,謹慎。指吸取以前失敗的教訓,不在重犯。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後毖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翻譯我將以從前的過失為警戒來謹防往後的禍害,否則就像是沒有人要我去惹蜜蜂,是我自己要召來蜂蜇。故事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輕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都很為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衊周公助理成王,目的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周公是個待人忠心...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中。在此次戰爭中,諸葛亮對叛軍首領孟獲採用攻心戰術,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平叛戰鬥結束後,諸葛亮吸取「眾建諸侯分其力」的經驗,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叛亂中心建寧郡被分得最細,起用大量土著大姓為官吏,達到不留軍隊、不運糧草,又能治理該地的目的;徵調南中「青羌」萬餘家入蜀,以其青壯組成騎兵五部,號稱「飛軍」:設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該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回到成都。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
標竿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見賢思齊」,就是最佳例證。標竿學習是一項頗具實用價值的管理工具,以卓越的組織作為學習的典範,吸取別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發展有效的經營策略。學校能掌握標竿學習的精神及機會,將可提高學校經營績效。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標竿學習英文關鍵字:benchmarking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64-165,臺北市: 高等教育。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的呼吸器官。位在頭部的兩頰,用來吸取溶解在水裡的氧氣。
汲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取水之意。後引申為吸取、吸收。如:「當百花盛開時,小蜜蜂辛勤地工作,以汲取花蜜。」「許多偉大作家、藝術家,都曾自希臘神話中汲取創作靈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