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語貴脫灑,不可拖泥帶水。」
隔靴搔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不切實際。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也作「隔靴抓癢」。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學詩有三節: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
開門見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一開始就進入正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太白天材豪逸,語多率然而成者,……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歧路燈》第二回:「說話要開門見山,譚兄之意,欲以世兄讀書之事,煩潛老照管哩。」
羚羊掛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羚羊夜眠時,將角掛在樹上,腳不著地,以免留足跡而遭人捕殺。宋.陸佃《埤雅.卷五.釋獸.羚羊》:「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圓繞蹙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語曰羚羊掛角,此之謂也。」比喻詩文意境超脫不著痕跡。《景德傳燈錄.卷一六.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師謂眾曰:『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汝向什麼處捫摹?』」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
單刀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雖學之不至,亦不失正路,……謂之直截根源,謂之頓門,謂之單刀直入也。」
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態度嚴肅的樣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李侗》:「平日恂恂,於事若無甚可否,及其酬酢事變,斷以義理,則有截然不可犯者。」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倘猶于此而無見焉,則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拾人涕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宋.嚴羽《滄浪詩話.答吳景仙書》:「僕之詩辯,乃斷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也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餘」。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