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士無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內獨一無二的優秀人才。《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
二桃殺三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相晏嬰向景公獻計以二桃賜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論功領賞,欲其自相殘殺以除後患。後三人因此而自殺。典出《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後比喻運用計謀殺人。三國蜀.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唐.李白〈懼讒〉詩:「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語本《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士為知己者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知心朋友不惜犧牲生命。漢.劉向《說苑.卷六.復恩》:「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士為知己者死,而況為之哀乎!」《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
將士用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官與士兵無不服從命令。《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承父兄遺業,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
|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主要理論架構2.1 基本理論2.2 教育思想3 影響4 參考資料 生平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亞歷山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不僅研習當時每一門學科的知識,而且也對大多數學科做出貢獻。他總結了古希臘哲學與各門知識發展的結果,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在科學方面,他專研解剖學、天文學、經濟學、胚胎學、地理學、...
|
士可殺不可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志氣的人寧願犧牲生命,也不願受人侮辱。形容人有骨氣、志節高尚。[例]士可殺不可辱,要殺要剮,任憑處置。
|
養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士」是指戰國時代國君及大夫尊養士人的一種風氣。自周平王東遷,王宮失守,學在四夷,學術傳播於民間,平民學者逐漸興起,某些士人懷抱深厚的學養與救世熱忱,乃受到諸侯的尊重和禮遇,如魏文侯尊事子夏、段干木、李克、吳起,魯繆公尊事子思。後來民間學術日益擴展,學者漸增,諸侯希望士人助其富國強兵,遂爭相羅致士人(包括學者和武士),規模日漸擴大,著名的有越王勾踐養士六千人,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和楚國春申君各號稱養士三千人,秦相國呂不韋也有三千門客。這些士人學派相異,水準不齊,有的確實懷抱實學,以仁義道德或富國強兵之術貢獻君主;也有雞鳴狗盜、擊劍扛鼎之徒,還有些則只是濫竽充數。綜而觀之,諸...
|
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的戰鬥意志。《漢書.卷五四.李廣傳》:「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亦泛指一般群眾比賽、工作時的精神。如:「自從老闆加薪後,員工士氣大振,工作績效大幅提昇。」
|
濟濟多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眾多的賢士、百官。後泛指人才眾多。如:「我們公司的企劃部濟濟多士,個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才。」《詩經.大雅.文王》:「濟濟多士,文王以寧。」《陳書.卷一六.列傳.蔡景歷》:「抑又聞之,戰國將相,咸推引賓遊,中代岳牧,並盛延僚友,濟濟多士,所以成將軍之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