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大的。如:「小樹」、「小鳥」、「小城」、「小人物」、「小數目」。
時間短的。如:「小住」、「小坐一下」、「小睡片刻」。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叔」、「小姑姑」、「小兒子」、「小女兒」、「小職員」、「小官員」。
年紀輕的。如:「小孩」、「小妹妹」、「小時候」、「年紀小」、「小伙子」。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小店」、「小兒」、「小女」、「小的不敢」、「恕小民直言」。
輕視。如:「你可別小看我喔!」
稍微。表程度不深。如:「小有名氣」、「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邪惡的、壞的。如:「小人」、「宵小」。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李」、「小張」、「小老弟」。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他們大老官,一帆風順的升官發財,還有什麼不自在?不過為點小小家事罷了。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郎才盡」這句成語出自於南朝梁大詩人江淹的故事。江淹雖然從小家境貧寒,卻極為好學,年少時就能寫出很好的詩和文章,在文壇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稱他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時候,江淹在文學上的表現大不如前,文筆變得平淡乏味,毫無特色。傳說在他辭退宣城郡守後,有一夜在冶亭獨睡時,夢見一個美男子,自稱是東晉時的著名文人郭璞。他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那兒已經很多年,現在應該還給我了。」江淹伸手到懷裡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他便將這枝筆交還郭璞。從此以後,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好的詩句。當時大家便都傳言「江淹才盡」,也就是說江淹的文才已經用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江郎才盡」,用來比喻文人...
矯揉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袁枚〈與慶晴村都統書〉:「若西施、王嬙,天然國色,明璫玉珮,整整齊齊,豈屑為此矯揉造作小家子態哉!」
七零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支離破碎,殘敗不完整。《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謾,兩隻手偏會拿雲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一個小小家當,弄得七零八落。」
大家閨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小家碧玉
人口轉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長。 參、 低成長率的穩定人口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伴隨著文化規範的變化,變得較為支持生活經濟成本較低的小家庭,而非錯綜複雜的大家庭,加上避孕技術的增長、醫療高度發展,便不需要以較多人口來避免死亡,於是出生率也降至低位,人口再度進入緩慢成長期,但不同於前工業社會的高出生和高死亡率。(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人口轉型理論英文關鍵字: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100註2:彭懷恩。社會學(概要)Q&A。台北:風雲論壇。 P.366
寸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半步不離注音︰ㄅㄢˋ ㄅㄨˋ ㄅㄨˋ ㄌ|ˊ漢語拼音︰bàn bù bù lí釋義︰猶「寸步不離」。見「寸步不離」條。 01.《宋元戲文輯佚.王月英月下留鞋》:「做夫妻,相憐相愛,半步不離。」 參考詞語︰跬步不離注音︰ㄎㄨㄟˇ ㄅㄨˋ ㄅㄨˋ ㄌ|ˊ漢語拼音︰kuǐ bù bù lí釋義︰跬步,半步。「跬步不離」猶「寸步不離」。見「寸步不離」條。 01.宋.劉克莊〈祭婦弟林養直〉:「子之事親,參、騫庶幾,四十年間,跬步不離。」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三寶、四寶又甚相愛,稍長即跬步不離,小家不知別嫌疑。」
碧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輕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兒。參見「小家碧玉」條。唐.王維〈洛陽兒女行〉:「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清.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一齣:「碧玉小牕,不住偷睛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