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眉開眼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菴內尼姑,姓王名守長,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因師棄世日近,不曾接得徒弟,止有兩個燒香上灶燒火的丫頭。專一向富貴人家布施。佛殿後新塑下觀音、文殊、普賢三尊法像,中間觀音一尊,虧了陳太尉夫人發心喜捨,妝金完了,缺那兩尊未有施主。……張遠心下想道:「又好個機會。」便向尼姑道:「師父,我有個心腹朋友,是個富家。這二尊聖像,就要他獨造也是容易,只要煩師父幹一件事。」張遠在袖兒裡摸出兩錠銀子,放在香桌上道:「這銀子權當開手,事若成就,蓋菴蓋殿,隨師父的意。」那尼姑貪財,見了這兩錠1>細絲白銀,眉花眼笑道:「大官人2>,你相識是誰?委3>我幹甚事來?」張遠道:「師父,這事...
自作自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由自己來承擔後果。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中即見此語。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裡曾記載他入地獄營救母親的故事。目連的母親生前家境富裕,每天殺豬宰羊,餐餐豐盛,又從不行善,對待出家人的態度惡劣。但是目連卻是個相當有愛心的人,常救困濟貧,行善布施。有一天,他要遠行去作生意,臨行前勸告母親要多做好事。但目連一出門,她就恢復原樣,依然故我。幾天後,聽說目連要回來,才趕緊擺出供桌做樣子。目連回來後,聽到街坊鄰居講述母親的惡狀,便向母親問個明白。母親一聽非常生氣的說:「我是你母親,你居然不相信我,反而聽信別人的閒言閒語。我現在發誓,如果我沒有行善的話...
施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財物送人,布施恩德。《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平生忠厚志誠,奉佛甚謹,性喜施捨。」《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方纔知道是他的父親轉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捨在庵裡供養著。」也作「施舍」。
化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尼、道士向人求乞布施。因布施者與仙佛結下善緣,故稱為「化緣」。《西遊記》第二○回:「那老兒聽得這篇言語,哈哈笑道:『原來是個撞頭化緣的熟嘴兒和尚。』」《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寺裡有兩個小和尚都去化緣,因此寺中冷靜,無人走動。」也稱為「募化」、「求化」。
堂堂正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姻緣傳》第六八回:「婦女們有那堂堂正正的布施,這是不怕公婆知道,不怕丈夫拘管。」
救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布施、接濟、救援、周濟、賑濟、拯濟、拯救、援救
捐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捐獻、贈送。如:「捐贈衣物」、「器官捐贈」。
托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人的食具稱為「缽」。佛教僧人乞求布施,皆以手托承缽盂,故稱為「托缽」。後引為乞食、討飯之意。《禪宗無門關》:「德山托缽;南泉斬貓。」
遵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守依從。[例]這個法案已由立法院審查通過,並公布施行,全民都應一體遵從。
賑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布施、救濟、施濟、施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