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陰騭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人布施陰德的文章。《紅樓夢》第一○回:「莫過你把我從前註的陰騭文給我叫人好好的寫出來刻了,比叫我受眾人的頭還強百倍呢!」
社會秩序維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安寧所制定的法律。其前身為《違警罰法》。
修橋補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補橋梁、道路。比喻熱心公益。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西遊記》第二七回:「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
信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隋代高僧。(西元540~590)俗姓王,魏郡(今河南省安陽)人。為三階教的創立者,提倡三階佛法,勸人對佛教不要分別大小乘都應敬信。勵志苦行,並效法華經常不輕菩薩,路上遇人不分男女,悉作禮拜。建立無盡藏院,廣行布施,從事社會福利工作。不到幾年,便形成三階教派。著有《三階位別錄集》四卷,《對根起行雜錄集》三十六卷。
香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香的人在寺廟中布施的金錢。《紅樓夢》第八一回:「得人家油錢香分,也不計其數。」
法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法或舉行供佛、供僧及布施等佛教活動的集會。《五燈會元.卷二.鳥窠道林禪師》:「及南歸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時道俗共為法會,師振錫而入。」
香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廟中主管香火的人。《紅樓夢》第三九回:「我明兒做一個疏頭,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頭,攢了錢,把這廟修蓋,再裝潢了泥像,每月給你香火錢燒香,豈不好?」
吃十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稱八方上下為十方。出家人在各處化緣及靠信徒布施維生,稱為「吃十方」。《石點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只說做和尚的吃十方,看這人倒是要吃廿四方的,莫要理他。」也作「吃八方」。
柴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燃燒炊爨的木柴枯枝。後亦用以形容枯瘦乾癟的樣子。《水滸傳》第二一回:「且說閻婆下樓來,先去灶前點起個燈,灶裡見成燒著一鍋腳湯,再輳上些柴頭。」《醒世姻緣傳》第五六回:「他在廟裡尋見了侯、張二位道士,送了些布施,夾在那些柴頭棒杖的老婆隊裡,坐著春凳,靠著條桌。」
六波羅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羅蜜,譯自胡語,義為度或到彼岸,指到沒有煩惱、不再輪迴的彼岸。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修行德目。修行者經由此六種修行德目,可至解脫的境界。唐.賈膺福〈大雲寺碑〉:「四無量心,普覺群有;六波羅密,廣鑾菩提。」也譯作「六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