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1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輔佐。《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參副朝右,職掌詮衡,當敬慎德音,式是百辟。」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漢.桓寬《鹽鐵論.詔聖》:「高皇帝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恃1>險2>與馬,不可以為固也,從古以然。是以先王務3>脩德音以亨神人4>,不聞其務5>險與馬也。鄰國之難,不可虞6>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7>。若何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里、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為盟主。衛、邢無難,敵亦喪之。故人之難,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脩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 〔注解〕 (1) 恃:依賴、依仗。 (2) 險:險要的地勢。 (3) 務:盡力從事。 (4) 亨神人:亨神人,指人、神相通;通達人神,可得人和、獲...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敷衍」一詞本來的意思是散播、傳播的意思。例如《舊唐書.卷一一.代宗本紀》:「贊曰:『……掃除沴氣,敷衍德音。』」沴,音ㄌㄧˋ,沴氣就是惡氣、邪氣。意思是將惡氣掃除,把德音傳播出去。傳播有表面鋪陳的意思,所以後來引申轉化成「辦事不切實,僅顧表面應付」的意思,所以有「敷衍了事」、「敷衍塞責」的語詞。「塞責」本來的意思有「抵償過失、抵罪」的意思。例如《韓詩外傳》卷一○:「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此處是說春秋時,魯國勇士卞莊子,在母親還活著的時候,三次參與戰役,三次敗北,因而被眾人取笑。等到母親過世後,卞莊子自動請求加入軍隊,他向領兵的將軍說:「以前是考慮到母親在世,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牢固。《詩經.小雅.隰桑》:「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墨子.小取》:「所謂內膠外閉,與心毋空乎?內膠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憂心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唐.陸贄〈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遍祈百神,曾不獲應,方悟禱祀殊救患之術,言詞非謝譴之誠。憂心如焚,深自刻責。」
縱橫交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物眾多或錯縱複雜。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一.秦取梁新里》:「陪洙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縱橫交錯無非此理。」也作「縱橫交貫」。
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傳揚。《漢書.卷八一.匡衡傳》:「臣衡材駑,無以輔相善義,宣揚德音。」《西遊記》第八回:「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
顯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亡母的敬稱。三國魏.王粲〈為潘文則作思親〉詩:「穆穆顯妣,德音徽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