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花雪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如何叫做趁好的從良?做小娘的,風花雪月,受用已勾,趁這盛名之下,求之者眾,任我揀擇個十分滿意的嫁他,急流勇退,及早回頭,不致受人怠慢。」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貴,權謀埶利也;所行,攻奪變詐也: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閒滑然有離德者也。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
開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事,晏子就回答,因為他端正社會風氣,所以心懷邪念的人就有怨言;表揚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驕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自大而輕視他人。《晉書.卷七六.王廙傳》:「驕傲自負,有罔上心。」《三國演義》第二回:「官拜河東太守,自來驕傲。當日怠慢了玄德,張飛性發,便欲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怠慢不敬。如:「簡慢」。《孟子.離婁下》:「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朽爛、臭敗。《呂氏春秋.季春紀.數盡》:「流水不腐,戶樞不螻。」《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押解、拘留。如:「扣押」、「扣留」。《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那知州姓賀,奉了這項公事,不敢怠慢,即時扣了店主人到來,聽四人的口詞。」
穿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次數頻繁。《儒林外史》第五回:「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姪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要是得罪了一點是要捉到衙門裡去打板子的,因此穿梭價伺侯,不敢怠慢。」
吩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叮囑,多指長輩囑告晚輩,含有命令、派遣的語氣。《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有甚麼事,他人頭兒也很熟,吩咐了,就好辦的了。」《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門上聽了這般吩咐,那敢怠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