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國語.魯語上》:「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吧!」文種只好自殺了。范蠡為什麼會勸文種呢?原來,他早就看出越王是個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相似,相反詞相似詞:鳥盡弓藏、忘恩負義、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相反詞:崇功報德、論功行賞 5.例句他這個人不能共享安樂,你還是別為他賣力,免得落到「兔死狗烹」的下場。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說:「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如果擔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為了繼續保有它,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就是說,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他們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影響朝政,蒙蔽視聽,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孔子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說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後來「患得患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智若愚」原作「大智如愚」,見於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歐陽少師,指的是歐陽修,因為他當時任官太子少師,也就是太子的老師,所以蘇軾才稱他作歐陽少師。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史學家。蘇軾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實為歐陽修的後輩,甫入京時,因受到歐陽修的大力提攜,所以對他一直非常的欽服。〈賀歐陽少師致仕啟〉為歐陽修辭官獲准後,蘇軾寫給他的信,文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稱頌他的勇氣與智慧。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這句話,意思是:真正靈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似乎笨拙。蘇軾的這兩句話明顯脫胎於此,意指真正有勇氣的人,反而不會去彰顯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反義:神色自若,氣定神閒辨似: 「風聲鶴唳」及「杯弓蛇影」都有疑神疑鬼、驚恐不安的意思。 「風聲鶴唳」側重於因外在形勢而產生的恐懼;「杯弓蛇影」側重於因虛幻的事物而產生的恐懼。 風聲鶴唳 杯弓蛇影 辨似例句 ○ ㄨ 公司裁員名單尚未公布,同仁間已是~,人人自危了。 ㄨ ○ 我們所以反對兒童看恐怖電影,就是怕他們會~,嚇壞自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筆。《說文解字.聿部》:「聿,所以書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秦以後皆作筆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咸執牘聿,至于祠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為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禮叫「冠禮」,所以也稱成年男子為「冠」 。[例]弱冠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差。勾踐的作法果然獲得夫差的信任與賞識,賜給他許多獎賞。采葛的婦人知道勾踐為了復國雪恥,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詩〉來稱頌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嘗膽不苦甘如飴」,便是描述勾踐嘗膽之事是極苦之物,但勾踐刻苦自勵,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後來「甘之如飴」就用以形容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甘之如飴」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宋.真德秀〈送周天驥序〉:「非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汙;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