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 解釋懷,懷有。遇,際遇。指人懷有才學而不得施展。 出處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卷五:「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己懷才不遇。」 故事 補充(1)相似詞:蛟龍失水、匏瓜空繫(2)反異詞: 蛟龍得水、一展長才 例句他空有才華,卻不被長官重用,還被同事惡意排擠,難怪會有懷才不遇之慨。=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408,金安文教機構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襄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
陽春白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雪這種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眾歡迎的例子,來比喻自己高尚不同於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會受到排擠。後來「陽春白雪」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而上書皇帝力陳時弊。理宗相當信任他,時常與他討論國事,徵詢他的意見。如此引起其他大臣的妒忌,合謀排擠他,讓他不安於位。於是向皇帝上書說朝中大臣只有魏了翁了解軍事,建議他去督視京湖軍馬,並授予江、淮二府督府之職務。此事引起舉朝震驚,眾臣認為這項派任不合規定,紛紛上書阻止,還有其他身分符合的大臣爭取這項任務。當時邊塞有敵軍來犯,理宗為此相當煩惱,了翁為了不再增加皇帝的負擔,上書請辭這項職務。除了感激皇帝的重用,並說明自己不是推卸責任,對於皇帝交代的事一向盡心盡力,每一個細微處都照顧到。但如今受人排擠,同僚皆不配合,行事困難,建議改由參贊軍事來執行這項任務。魏了翁五次請辭都沒有獲准,只有默然受命...
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種高雅的曲子來比喻自己,用「下里巴人」這種通俗的歌曲來形容那些因為自身程度不夠而無法了解他,進而排擠他的人,表達了自己不被世人所了解的苦悶心情。後來「下里巴人」這句成語被用來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甚違清議。萬曆三十四年,與沈鯉同罷去官。卒謚文恭。 (3) 郭明龍: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廣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編修,曾為光宗講官,後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萬曆年間,妖書事起,禍延正域,去官還籍,命幾不保,後舉朝為之不平,得以倖免。十年後卒於家,追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謚文毅。 (4) 嘿:音ㄇㄛˋ,沉靜無聲。同「默」。〔參考資料〕 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據《周忠介公燼餘集.卷一》引)按臺以考察、閱操兩大事命三司諭稅監出...
傾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毀謗排擠。《舊唐書.卷一七六.李宗閔傳》:「比相嫌惡,因是列為朋黨,皆挾邪取權,兩相傾軋。」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賀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才氣極高,七歲能作詩,十五歲便成名,並以〈雁門太守行〉得到了韓愈的賞識。李賀的創作方式也十分特別,據說他寫詩從不先命詩題,每與友人出遊,便命奴僕背著錦囊騎驢跟隨,靈感一來,他便趕緊寫下,投在囊中,等回家後再整理成篇。李賀雖然詩譽日隆,但仕途上卻不甚順遂。二十歲時應禮部試時受到排擠,其他考生認為他的父親名晉肅,應當避諱(「晉」、「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擅於鍛練字句,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後世稱為...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形容宮室的建築結構精緻巧妙。後比喻競鬥心機,互相排擠。[例]為人處事不可鉤心鬥角,汲汲於名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