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釋義2 二、出處3 三、例句3.1 四、1同意字3.2 四、2反義字 一、釋義暇,空閒。 給,供給。眼睛來不及觀看、或一一欣賞,形容眼前美好的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景物眾多。 二、出處(1)世說新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接應不暇。(2)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ㄏㄨㄟ)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 註:1.鄭燮(ㄒㄧㄝˋ),清江蘇興化人,字克柔,號板橋。少穎悟,讀書富於別解,落拓不羈,有狂士之名。乾隆進士,官山東范縣、濰(ㄨㄟˊ)縣知縣,有循吏之...
自慚形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愧不如。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例]她是如此雍容華貴,站在她身旁,更加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
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如:「造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諸葛厷,年少不肯學問,始與王夷甫談,便已超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死亡。《書經.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郗嘉賓喪,婦兄弟欲迎妹還,終不肯歸。」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鹿指稱是馬,藉以展現自己的威權。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典出漢.陸賈《新語.辨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疾病。《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內惡,諸醫不可療。」
4.不適、不快。《晉書.卷八○.王羲之傳》:「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少惡,斐逸民跡近在此,君可往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如此、這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妹一兒也,何苦乃爾。」
此、這。如:「爾後」、「爾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孜孜不怠注音︰ㄗ ㄗ ㄅㄨˋ ㄉㄞˋ漢語拼音︰zī zī bù dài釋義︰勤勉不懈。見「孜孜不倦」條。 01.《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02.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七.容恕》:「(婁師德)前後四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樸忠沉厚,心無適莫。」 參考詞語︰孳孳不倦注音︰ㄗ ㄗ ㄅㄨˋ ㄐㄩㄢˋ漢語拼音︰zī zī bù juàn釋義︰即「孜孜不倦」。見「孜孜不倦」條。 01.《東觀漢記.卷一九.魯丕列傳》:「魯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 02.《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丕字...
倒吃甘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漸入佳境。意謂甘蔗愈近根部甜度愈高,故愈吃愈甜。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篇》:「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