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4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高譚清論注音︰ㄍㄠ ㄊㄢˊ ㄑ|ㄥ ㄌㄨㄣˋ漢語拼音︰gāo tán qīng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霸即解印綬去,勤還入新野界。」(源) 參考詞語︰清談高論注音︰ㄑ|ㄥ ㄊㄢˊ ㄍㄠ ㄌㄨㄣˋ漢語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鄭太》:「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 02.宋.劉清之《戒子通錄.卷二.家訓.顏之推》:「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高論,剖元析微,賓主往復,怡心悅耳...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1>,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2>,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3>耶? 〔注解〕 (1) 司命:本指掌管文運的文昌星,此指韓朝宗能獎勵文學,提拔後進,對當時文學之興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品題: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3) 激昂青雲:震盪飛揚於青雲之上,比喻得志顯貴。青雲,比喻顯要的地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宅第、居室。如:「小築」、「雅築」。宋.史浩〈驀山溪.清談無限〉詞:「君侯灑落,卜築開冰沼。三徑直危樓,遍巖隈、幽花香草。」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文人崇尚清談,盛行品評人物,所以記述名人軼事的「志人小說」也流行當時。此類小說採集過去及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逸事,加以編撰,很能反映各類人物的面貌,間接表現出當時的社會民情。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則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書依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共三十六門,均為簡潔雋永的短篇,長者數行,短者僅二、三十字,但因善於把人物的語言與情態相結合,並使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技巧,較之一般志怪小說,更富文學價值。在《世說新說.文學》中記載了關於晉簡文帝的一段話。簡文帝篤信佛教,研究佛經,見經上云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觸的說道:「不知道照這樣去做,是不是...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意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盧毓傳》 語意 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 故事 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相似詞 望梅止渴 相反詞 腳踏實地 例句 做事要腳踏實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能畫餅充飢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
楚楚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綽(西元314∼371),字興公,東晉太原人。是東晉著名的辭賦家,也是一位志節高尚而不肯趨炎附勢的官吏。東晉時清談之風盛行,反映在詩歌中即為玄言詩,孫綽和許珣就是此種詩風的代表。他將滿腹的情感寄寓於名山大川和詩文之中,寫有〈遂初賦〉、〈天臺山賦〉等。《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了孫綽的一則事蹟。孫綽作〈遂初賦〉,描述隱居之樂。他將房子建築在山谷之地,過著滿足於現實而不覷求的生活,表明自己不再追逐名利。屋前種植了一棵松樹,一直以來都親手細心地培育照顧。當時高世遠是他的鄰居,有一次就跟孫綽說:「小松樹纖弱柔美的模樣,看起來非常柔嫩可愛,但是卻永遠無法成為有用的棟梁!」孫綽說:「即使是高大的楓樹、柳樹...
韶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光。宋.歐陽修〈定風波.過盡韶華不可添〉詞:「過盡韶華不可添,小樓紅日下層簷。」明.陳子龍〈點絳脣.滿眼韶華〉詞:「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2.青春年華。唐.李賀〈啁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髮白面皺無相待。」《紅樓夢》第七○回:「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
3.光陰。如:「韶華易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韶華迅速,不覺的換了一個年頭。」《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