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9.70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悠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閒暇適的樣子。唐.高適〈封丘作〉詩:「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歐陽修〈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詞:「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2.憂思的樣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越覺的情懷冗冗,心緒悠悠。」
3.眇遠無盡的樣子。《詩經.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長久、久遠。晉.左思〈詠史詩〉:「悠悠百世後,英名擅八區。」唐.白居易〈長恨歌〉:「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5.世俗、一般。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二:「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晉書.卷六五.列傳.王導》:「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6.眾多。《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記短則兼折其長,貶惡則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
7.行走的樣子。《詩經.小雅.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8.荒謬不合事理。《聊齋志異.卷二.紅玉》:「然官宰悠悠,豎人毛髮。」
9.飄動的樣子。 《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10.懶散、不用心。《朱子語類輯略.卷二.總論為學之方》:「學者須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11.氣息緩慢細長的樣子。《紅樓夢》第一六回:「那秦鐘早已魂魄離身,只剩得一口悠悠的餘氣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脊。《文選.左思.蜀都賦》:「比屋連甍,千廡萬室。」唐.王勃〈滕王閣序〉:「披繡闥,俯雕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順利、困厄。唐.王勃〈滕王閣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聚集、凝集。如:「凝聚」。唐.王勃〈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宋.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霜秋秋已盡〉詞:「雲欲凝,雁來應有吾鄉信。」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萍,浮萍。萍水相逢指浮萍因水而四處流蕩,聚散不定。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唐.王勃〈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他兩個萍水相逢,年相若,貌相似,譚吐應對之間,彼此敬慕。」也作「萍水相遭」、「萍水相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大陸地區衡山的簡稱。為五嶽之一。唐.王勃〈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尚的、不俗的。漢.王充《論衡.四諱》:「夫田嬰俗父;而田文雅子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齷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於瑣碎,限於狹隘。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唐.王勃〈秋日遊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也作「握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