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卿去向齊王遊說。《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醉翁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歐陽修,自號醉翁,為北宋大文學家,詩、詞、散文無一不工,為當時的文壇領袖。〈醉翁亭記〉是他在慶曆年間因言事獲罪,被貶為其滁州太守時所作,描述「醉翁亭」所在之處的美好景緻,與命名的由來。「醉翁亭」位於滁州境內的琅琊山上,為僧人智僊所築,亭名則為歐陽修所命題。瑯琊山樹林茂密,谿壑幽美,有一條清澈的泉流由兩峰間傾瀉而出,醉翁亭就築在泉水之上。歐陽修常邀友人在亭子裡聚會飲酒。有一次,歐陽修文興大發,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醉翁亭記〉,其中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之句。原意為: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喝酒,其實我意不在品嚐美酒,真能讓我忘卻憂愁的是圍繞四周...
馬耳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據《全唐詩.卷一七八.李白》引)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直1>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2>射3>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來龍去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堪輿學上稱山脈的起伏為「龍」,稱其主峰為「來龍」;稱山谷中的溪流為「脈」,稱其主流為「去脈」。今借指事情的由來和變化。[例]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我才知道原來是一場誤會。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五十步笑百步1.1 【出處】1.2 【釋意】1.3 【由來】1.4 【例句】1.5 參考書目 五十步笑百步 【出處】孟子。梁惠王篇:「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註1> 【釋意】跑五十步的笑跑一百步的膽小,也就是比喻那種自以為錯誤缺點比別人少就譏笑別人的人。是說程度雖然不同,但實質則是一樣,不必彼此譏笑。<註2> 【由來】戰國時代,各國以攻伐為事,以致兵連禍結,人民塗炭,孟子於是便周遊列...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目不見睫1.1 出處1.2 由來1.3 應用1.4 例句1.5 引用相關文獻 目不見睫自己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老是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註2) 出處1. 史記,越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註2)2. 王安石詩:「遠求而近遺,如目不見睫」。(註1) 由來戰國時,越王無疆想稱霸天下,便計劃先北面向齊國用兵,再西面對侵略楚國。齊威王知道後,便派一個說客向越王說:「貴國不先攻楚,我想是怕晉國支持楚國,兩...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相反詞愁眉苦臉咬牙切齒 五、例句 雖然頂著大太陽,導遊小姐還是笑容可掬,向大家介紹古蹟名勝的由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一朝一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早晨。夕,傍晚。一朝一夕形容時間短暫。《易經.坤卦.文言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吾伐中原,非一朝一夕之事,正當為此長久之計。」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郭鈺《靜思集.卷一.歌行.送王葬師》:「衡嶽由來凌絕頂,青山有盡雲無盡。更百千年似眼前,春蠶畢竟誰為枕?東家求富西厭貧,倒屣相迎如父兄。伯牙抱琴子期聽,傾人意氣輕千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