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始發芽。如:「草木萌發」、「麥苗萌發了,遠望像一方方嫩綠的絨毯。」《舊唐書.卷一六.穆宗本紀》:「是冬十月頻雪,其後恆燠,水不冰凍,草木萌發,如正二月之後。」
水筆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紅樹科茄藤樹屬,「水筆子」之別稱,參見「水筆子」條。
小蒼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鐘形或漏斗形,有單瓣、重瓣之分。(註1) 園藝繁殖小蒼蘭之人工繁殖通常透過種子或球莖(註2),自種子發芽到開花中間所需之時間一般為七至八個月,可在八到九月之間播種,而發芽適合之溫度則在15~18℃之間。台灣栽培流程在台灣栽植小蒼蘭,一般在五至六月期間休眠挖起其球根,將之乾藏,到八九月時夏季的高溫打破休眠,到十月定植,後在低溫下花芽分化,直至二到四月期間則開花盛放。 參考書目註1: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
蕹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旋花科牽牛屬,「空心菜」之別稱,參見「空心菜」條。
子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子胚的一部分,位於胚芽兩側,厚瓣狀,為貯藏養分或幼苗進行同化作用的構造,萌芽後會伸展成初生葉,但亦有植物發芽時子葉並不露出土面。
幼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由種子中發芽生長的植物體。
踢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體育活動。傳說起源於宋朝,由蹴鞠演變而來。根據事物原始記載,當時的兒童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稱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還有裡外廉、施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還可訓練靈巧的身手。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柭兒。」
生理時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大腦所控制的生理反應。對時間具有估計功能,使生理呈週期性的運作。動物的睡眠、活動、進食及植物的發芽、開花、結果等,莫不受其影響。也作「生物時鐘」。
抽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發芽
醣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醣分子脫去一分子水以醣苷鏈連接而成。最常見的有麥芽糖、乳醣及蔗糖。麥芽糖由兩分子的葡萄糖組成,可見於發芽的種子中、乳糖由葡萄糖及半乳糖各一分子組成,是植物體運輸醣的主要形式。(註2) 多醣多醣是由多個單醣連接形成的長鏈狀大分子。如澱粉、肝糖、纖維素,三者均為葡萄糖聚合物。澱粉是植物體養分的主要儲存形式,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葡萄糖以澱粉型態暫存葉綠體中,或運至儲藏興部位轉變多餘的糖便在肝內轉變肝糖儲存於肝臟或肌肉內。血糖較高時,多餘的糖便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儲存於肝臟肌肉內。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構成成分。此外,節肢動物外殼的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