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2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灣貓兒眼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毛草本,具走莖,長10-15 cm。葉草質,卵形,長達1.5 cm,寬達1.3 cm,楔基至鈍圓基,先端鈍圓。花單朵或聚繖狀,綠色;萼裂片寬圓形,先端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眼睛。《西遊記》第三八回:「那行者睜睛看處,真個的背在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目,動物的視覺器官。如:「眼睛」、「濃眉大眼」。《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
6.量詞。計算眼睛看的次數的單位。如:「多看兩眼」、「瞪了他一眼」。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原作「渾崙吞棗」。《碧巖錄》卷三記載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問趙州和尚是否曾親見過南泉大師?趙州打了個比喻,回答說:「鎮州出產大蘿蔔頭。」本來這位僧人問趙州時是別有用心的,想不到趙州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打了比方。這番對答,表面上看來真是無味,直堵人口,害得這位僧人才一開口,卻只換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趙州此番回答若是聽在有智慧人的耳內,恰如電光石火,一聞便透徹心靈。否則,想破頭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為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轉動。《孔子家語.卷六.本命》:「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後有見。」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逼人啊!」指他所陳述的狀況氣勢逼人,使人畏懼。後來「咄咄逼人」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備位充數,魚目混珠反義:名副其實,名副其實,貨真價實辨似: 竽,音ㄩˊ。古代一種吹奏樂器。不可寫作「芋」。 「濫竽充數」及「魚目混珠」都有試圖矇混過關的意思。 「濫竽充數」側重於以劣充數;「魚目混珠」側重於以假亂真。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 辨似例句 ○ ㄨ 這些繪作水準根本不夠,也敢~來參展! ㄨ ○ 這些地攤上賣的古董難免~,你可要睜大眼睛,別上當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強光閃耀、照耀。如:「燈光太亮,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北周.庾信〈鏡賦〉:「朝光晃眼,早風吹面。」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暇,空閒。給,供給。目不暇給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眼睛來不及觀看。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也作「目不暇接」。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得到的?」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相連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一般好一點的廚子,每年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切割的方式來解牛;普通一點的廚子,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硬砍的方式來解牛。以硬踫硬,刀刃當然容易受損。我這把刀已經使用了十九年,分卸過幾千頭牛,卻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