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附祭。《新唐書.卷一五.禮樂志五》:「孔子為先師,顏回、左丘明以降皆從。」《元史.卷七六.祭志五》:「皇慶二年六月,以許衡從。」
2.陪祭。南朝梁.劉孝威〈謝南康王饟牛書〉:「從甘泉,方無假於丞相。」《元史.卷七二.祭志一》:「臣下從,冠服歷代所尚,其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音身旁常見的兩位隨身神分別為:善財與龍女,又有人說金童玉女。相傳善財出生時家中挖到許多金銀財寶與吉兆,於是父親因而命名,在《法華經》中善財透過不斷的精進和修為,在文殊菩薩的指示下,善財童子開始參訪善知識,造就了佛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
天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升天旗就等同發邀請函,凡是眾神聖靈雲遊路過看到此旗,都可入道場接受禮拜,掛升天旗後一直到通誠正醮儀式完畢才會降下來。
請守旗大神降臨後,便升上天旗和天燈。白天以天旗為記,晚上則以天燈。
在升天旗和天燈以前,要先召請守旗大神也就是俗稱的燈篙神,守旗大神的顏色分別代表五方,青代表東方,紅代表南方,白代表西方,黑代表北方,黃代表中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隆重的祭。指祭天地、上帝、太廟、社稷、先師孔子等。《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用玉帛牲牷,立次用牲幣,立小用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敬奉。《隋書.卷一五.音樂志下》:「厚地開靈,方壇崇。達以風露,樹之松梓。」
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謂兄弟分家後,各管各的事互不相干。
洗塵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法師進行法事之外,於此同時,廟方也會為媽祖進行洗塵,敬上香柴水、梳妝用品(鏡子、梳子、手巾等),最後再敬上一杯茶。
在媽祖梳洗完畢後,廟方則奉上晚宴與點心宴。晚宴相當於是媽祖的晚餐,所以會準備十二道素菜以及飯、湯;點心宴則是餐後點心,在餐後擺設一桌點心,宴請媽祖跟廟內諸神。
隔天一早,廟方恭請媽祖起床,會奉上香柴水供媽祖盥洗,以及梳妝用品請媽祖打扮。接著則是上早點,以清粥小菜為主或素菜居多。而後由法師開轎鞭,為媽祖開道,準備啟程上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南朝宋.孔欣〈祠太廟〉詩:「束帶從王事,結纓奉清。」《元史.卷六十九.禮樂志三》:「禮成文備,歆受清。」
2.殷代稱臘月為「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年冬至日帝王郊祭上天的古禮。《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天旅上帝。」《禮記.樂記》:「和,故百物不失,節,故天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雨的祭。《禮記.月令》:「乃命百縣雩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